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人物

    缅怀英烈 珍爱和平

    ——记被敌人敬仰的女英雄 梁奔前

    红色山西网  2025-07-30  浏览:3553

    六十年前1957中国红十字会访问日本时,收到日人渡边龟二郎侵华战争时的日军翻译官的一封长。中国红十字会,于1999年京总联日字第622号文件,将渡边龟二郎的抄送到平遥人民委员会转到县民政局

    世界各国历朝历代,在战争或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大都是由本国相关部门知情人将英模事绩公布于众的,令人奇怪的是在1931——1945曾参加侵华战争的日军翻译官渡边龟二郎,却发自内心对侵华罪行表示忏悔,对平遥县抗日干部梁奔烈士那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表示高度赞颂。被敌人赞颂的英烈,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

    梁奔前原名梁竞一出生于平遥襄垣村一位爱国进步人士家庭,姐姐梁竞新“七·”事变后奔赴延安,奔前从小受家庭熏陶,忠厚仁爱,泼辣大方。十六岁时,父亲梁元茂合法身份是国民党党部委员、三青团书记,实际是共产党地下党员托好友刘文锦共产党员把她介绍到抗日教师训练班——离家70里远的偏僻山区斜坡村参加培训1942年春,训练班结业,先后分配到西崖窑、千庄等地当教师和做妇女工作。小小年纪,独自生活在小山庄,自己烧水做饭,柴、米、油、盐都是自理。白天给孩子们上课,做妇女工作,晚上挑灯夜读充实自己。

    二年后,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新婚不到两个月的爱人张永亮八路军洪赵支队队长在浮山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了,奔前面对这一沉痛打击,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在第一线。是年冬,奔前调到平抗日县政府交通局工作。交通局设在千家庄乡宋家庄,当时,太岳年区、抗日县政府均设在宋家庄、三岔口一带。工作需要,奔前常独自一人翻山越岭奔波在周边山庄,工作搞得非常出色。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敌人败局已定,但日本帝国主义以百倍的疯狂进行垂死挣扎。这年农历大年初一二月十四日),天未拂晓,驻扎在平遥县的日军“北支1461部队”和驻扎在原梁坡底乡偏城、原家庄村的日伪军三四百人,像一群饿狼似的沿太行山脉偷偷向千家庄乡三岔口村扑来,当地百姓有的刚起床,有的还在睡觉,人们正准备欢度传统佳节——过年。

    离三岔口二里远的宋家庄,抗日军民闻讯后,迅速向后山转移,梁奔一边招呼群众躲藏,一边拿起文件包往后山跑,但已经迟了,她刚把文件包就地埋藏好,不幸被追过来的日军截住了。被捕后,敌人把她押解到山岔口,敌人使尽各种方法,严刑拷打、烈火烧、扒光衣服冻在零下三十度的窑顶上,非人折磨了三天三夜,但梁奔前始终坚强不屈,大义凛然。敌人再无计可施了,便于农历初三将奔前杀害。奔前英勇就义,壮举惊鬼神。她为民族解放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她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平遥县委、政府在山岔口山崖上,为她修筑了碑亭,墓周栽种了松柏。烈士的墓地,成了世代人民纪念瞻仰的红色所。每年清明节和纪念抗战胜利等重要节日,平遥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及青少年为梁奔前烈士扫墓。教育广大干部党员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要继承烈士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平遥县老促会会长 郭学礼)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