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人物

    我的英雄父亲

    红色山西网  2025-06-19  浏览:4412

    题记:近日,我与老父亲促膝长谈数日,那些尘封的往事在回忆中渐渐清晰。终于,我将他早年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梳理成简短的文字。拥有这样一位历经沧桑却始终心怀赤诚的父亲,我们全家倍感骄傲。他的人生故事,是激励我们直面生活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灯塔。

    父亲一生宽容大度,这份豁达的心境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家族虽不显赫,但父亲就像巍峨的大山,用坚实的脊梁撑起整个家,给予我们无尽的安全感与依靠。父亲曾穿越战火硝烟,历经人生至暗时刻,却依然昂首前行。相比之下,如今我们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困境。只要心怀信念,未来必定光明璀璨。愿我们都能传承父亲的坚韧与慈爱,用心经营各自的小家庭,也衷心祝愿每一个人都能以爱为帆,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

    微信图片_20250619205700.jpg抗美援朝回国纪念:左一保贤庄韩玉兰,左二高清云,左三原东村李旺,左四西社村王文义

    我的父亲韩玉兰1928127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保贤庄村。父亲从9岁起,便开始在田间帮祖父劳作,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12岁时,父亲终于有机会进入本村小学读书,虽仅完成三年学业,却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知识基础。15岁那年,他前往山西清源县的天太永店铺当店员,在市井烟火中磨炼了两年。17岁返乡后,父亲一边继续协助祖父耕种,一边加入村里的民兵组织,守护村庄与乡亲。在那段动荡岁月里,他们站岗放哨,与日本侵略者英勇交锋,用热血书写着保家卫国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250619205653.jpg韩玉兰大功奖状

    1947年,19岁的父亲遭遇命运巨变。阎锡山部队到村里抓壮丁,以抓阄决定去留,父亲不幸被选中。进入部队后,父亲才得知自己顶替的是外村的一户花钱买通关系的有钱人,被迫冒用“李春光”之名服役,在阎锡山部队度过了一年多压抑的时光。

    微信图片_20250619205646.jpg韩玉兰部分奖

    转机出现在1948年。当时,解放军进军山西,准备攻打太原,阎锡山的部队在战火中渐趋溃散。父亲与同乡李旺瞅准时机,毅然钻进高粱地逃离魔窟。逃亡途中,他们幸运地遇到了解放太原的解放军炮兵18兵团,便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队伍,被编入18兵团二团二营四连。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父亲英勇奋战,立下赫赫战功。19495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三师授予韩玉兰在太原战役中立大功一次的奖状。父亲用实际行动开启了人生新篇章。19495月,在邱树清、马金旺两位同志的介绍下,父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微信图片_20250619205638.jpg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留念

    凭借着在队伍中展现出的机灵劲和早年积累的文化基础,1950年,22岁的他被提拔为班长。太原战役结束后,父亲随军奔赴大西南重庆,投身剿匪工作。尽管身为炮兵,他却常常手持步枪,像步兵一样冲锋陷阵,在一年多的剿匪岁月里,留下无数英勇的战斗足迹。

    全国解放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父亲作为炮兵60团的一员,主动请缨,随第一批志愿军于195010月入朝作战,后编入第10兵团炮兵部队。在朝鲜战场上,他经历了无数次枪林弹雨,因表现优异升任排长。任职期间,排里一名瞄准手一炮打翻敌军坦克的壮举,至今仍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在朝鲜奋战一年后,父亲随部队回国整训。1952年,他再次奉命重返朝鲜,后来随部队炮兵团一同回撤归国。

    部队回国后驻扎在石家庄,在搞基础建设的时候,父亲荣立两次三等功,并晋升为副连长。

    19565月父亲退役,转业到华北分局541队,1959年为包钢五四一队行政副股长,19601月为包钢地勘公司行政副科长,1963年为华北地质勘探公司512队副科长。19869月离休。

    如今,我的老父亲已是98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党和政府始终铭记着他的奉献,时常派人探望。回首往昔,父亲的人生充满坎坷。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因曾短暂服役于阎锡山部队,遭受批斗、被关牛棚,还下放到五七干校学习。但即便历经磨难,他对党和祖国始终怀着赤诚之心,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反而对当下的幸福生活充满感恩。每当回忆起朝鲜战场,父亲总是眼含热泪,那些与他挥手奔赴前线,却永远留在异国土地上的步兵战友,成了他心中最深的牵挂。

    生活中的父亲慈祥温和,从未对我们五个儿女说过重话。他将青春献给了解放事业,而他的人生始终与儿女的成长联系在一起。这份深沉的爱与无私的奉献,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家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谢谢您,亲爱的父亲!

    (文图:韩秀梅    责编:任学锋    审核:梁大智)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