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文艺
  • 老区书画
  • 老区文学
  • 老区文学

    幸福就在你身边

    红色山西网  2024-11-30  浏览:5131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所有成员幸福的最大化。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实质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不难看出,都是要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事实上,世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越来越强烈,现在许多国家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不是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衡量,而更多的是以国民幸福指数GNH来衡量。有人就明确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闲暇是“生活的艺术”,是“生活的极重要内容”,甚至是“生活的中心”;有人甚至认为,未来时代是新的闲暇时代。如果说农业社会是第一次浪潮,工业社会是第二次浪潮,后工业社会是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是第四次浪潮,那么,娱乐和旅游业是第五次浪潮。这也说明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趋势。其实,幸福并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只要你留心,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很近……

    ----题记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心情舒畅的境遇,无忧无虑的生活,称心如意的感觉,都是幸福的标志。欧文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让我们先看一则小故事吧:

    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商人同坐一船。那波斯商人从来没见过大海,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所以一路上,总是哭哭啼啼的。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然继续哭闹。国王被扰得不能安静,心里很烦。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让商人停止哭闹。

    船上有一个哲学家对国王说道:“您若许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国王说道:“那太好了。”哲学家立刻把那波斯商人抛到海里去。商人在海里沉没了几次,人们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边。他连忙用双手紧紧地抱住船舷,人们把他拖到船上。他上船以后,老老实实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

    国王很高兴,便问哲学家:“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来他不知道在海里灭顶的痛苦,想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能知道安乐的价值。”

    这则故事让我想起英格丽·褒曼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只有幸福,那他就不懂得什么叫幸福。只有尝过悲哀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甜美。”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过:“人类所以要生存在世界上,并非为了要当富翁,而是为了获得幸福。”一般来说,增加财富就意味着增加幸福,可事实上,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比人们一般认为的要小得多。《金钱心理学》(弗恩海姆、阿盖尔)中这么阐述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许多学者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二者的相关性约为0.25。”可以看出,金钱和幸福之间有一点儿关系,但关系并不大,是“轻微的正相关”。有人假设把人们对金钱的满意度为一条纵轴,金钱收入为一条横轴,两轴相交的起点为零,那么,当人的金钱为零时,幸福满意度确实很低,一旦人们有了钱,直到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个过程中,幸福满意度是直线上升,可很快又成为一条水平线,也就是说,横轴上有再多的钱,纵轴上的幸福满意度也不再上升。我想,钱多有钱多的烦恼,一定程度上幸福满意度可能会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金钱边际效应递减。由此可见,关注弱势群体,可以花费最小的代价增加全社会的幸福感,这是政府的责任,也理应成为社会上每一个成员自发的追求。

    有关部门对中国六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结果幸福指数从大到小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测试表明,幸福指数与人均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上海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幸福指数排第二位,杭州人均收入居中,幸福指数最高。不同城市间,富有的城市不一定比相对贫穷的城市更幸福,但同一城市里,富人要比穷人幸福。测试中,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幸福度的调查表明,同样是低收入人群,在收入普遍高的城市他们的幸福度最低;而在收入不高的城市,相对更容易获得幸福。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非物质因素对老百姓的生活幸福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人们的生活节奏,便利程度,婚姻状况,社交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等。这说明,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是相对的。金钱有时会买来一些表面的东西,但它代表不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真正的幸福人生,是来自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智慧和修养。

    生活标准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就可以了,本色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能够在贫困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健康乐观向上的心,这才是千金难买的幸福。不管人生的物质利益有多么吸引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快乐,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有个卖豆腐的和经商的富豪是邻居。卖豆腐的夫妻虽不富裕,但知足者常乐。经商的富豪虽然家有万贯,但又是算计着发大财,又是担心钱财被盗,没有一点闲暇和快乐。富豪的妻子听着卖豆腐的夫妻有说有笑,羡慕地对丈夫说:“你看人家虽然贫穷,可过得挺愉快,咱家有钱,你却终日不见个笑脸。”富豪说:“我有办法让他们笑不出来。”晚上,富豪拿了厚厚一沓钱扔到卖豆腐的院子里,果然,再也听不到卖豆腐夫妻的说笑声了。飞来的横财使他们不知如何是好,藏着怕人看见,花掉怕人怀疑,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一个人活得是否愉快,不是与拥有的财富和物质成正比的,财富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读者》杂志上有一篇邹德学写的《体验幸福》:

    常想体验体验幸福,但总觉得幸福离我很远很远,甚至躲着我。

    那几天牙疼,疼得顽强而奇怪:不是这颗牙疼就是那颗牙疼,不是白天疼就是夜里疼,不是吃冷食疼就是吃热食疼,不是一阵一阵疼就是持续不断地疼,不是隐隐地疼就是要人命地疼……到过医院补过牙后还是疼。

    疼得我六神无主,疼得我茶饭不思,疼得我不知是过白天好还是夜里好,疼得我心情很坏脾气很坏看到有人笑都生气。

    一个早晨起来,觉得天气特别好,空气特别清新,树特别绿,小鸟特别活泼,心情也特别舒畅……哦,这是怎么了?我问自己。

    突然明白了,是牙不疼了,一颗也不疼了,一点儿也不疼了,全都是乖乖的。

    我欣喜若狂,又笑又唱,拍拍自已的腮帮子,叩叩自己的牙齿,美得不得了。

    一瞬间,我有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

    一瞬间,我猛然一悟,原来幸福就在身边。过去体验不到幸福,是因为坐在幸福之车上太久了的缘故。

    读完这篇小品之后很受启发,原来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只是我们有时候并没在意,让它悄悄从身边溜走了。

    有一个人在山里被老虎追,他便拼命地跑,跑到一绝壁前,抓住一根老藤往上爬,老虎就等在下面。马上就要爬到山顶了,忽然发现有两只老鼠在啃老藤的根,眼看就要啃断了。正在上下两难时,他发现手边有一颗鲜美的草莓。他伸手摘下放到嘴里,忍不住说到:“好鲜美的滋味啊!”他抓住的不仅仅是一颗草莓,而是抓住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幸福到来的时候,就要抓在手中,不要让它悄悄溜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是活在对过去的后悔,就是活在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可是,昨天,只不过是风的痕迹,明天,仅仅是梦中的虚幻。我们唯一可以控制和感受的就是现在。然而,我们常为以前光阴蹉跎而遗憾,为今后手足无措而烦恼。我们本该感受快乐幸福的心,不是在为已经消失的根本不能有任何改变的昨天而懊恼不已,就是在为自己根本不能有丝毫自主权的明天心急如焚。对于现在,却自以为拥有了,反而熟视无睹,任凭它慢慢的烧成灰烬。等它消逝很久以后,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的快乐幸福,我们的生命阳光,都在我们的漠视中随着它一起远去。

    我们有几个人可以享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呢?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着幸福到来的那一天,总是想着自己会有一天到达人生的“幸福港”,却忘了好好享受当下的这一天,实际上是生命的重大损失。有的人致力于追求幸福,却什么幸福也没有得到,就是因为他不珍惜当下的时光,不善于把握现在的美好。其实,我们所拥有的只是现在,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集中体现在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要从现在从事的每件工作本身找到乐趣,去体会和感受这一刻的美妙。不要一味憧憬未来,不要痴迷回顾过去,现在就是最好、最美的时刻,把握眼前的每一个时刻,活好每一天,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权利。幸福本来就是无形的,所以,珍惜现在,把握自己所拥有的,并且享受它,这样也应该是幸福吧!何必老是被那些烦人的问题困扰呢?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找出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享受这些点滴的快乐,你会发现人生的可爱和生活的精彩。

    “事实上,一个人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德国作家歌德)真正的幸福需要超越自我。有一位少年问智者:“我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别人,第二句是把别人当自己,第三句是把别人当别人,第四句是把自己当自己。”少年想:在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别人,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在欣喜若狂的时候把自己当别人,狂喜会变得平和一些;在别人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候,把别人当自己,能够真诚地去帮助他;把别人当别人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把自己当自己是怎么回事呢?智者看出少年的心思,哈哈大笑:“不错,儒子可教,就把自己当自己留着你慢慢品味吧。”

    我想,有时候幸福不仅需要去追求,也需要去发现。生活在水泥森林里拼命寻找幸福的人们,湛蓝的天空已引不起他们的遐想,春夏秋冬也引不起他们的激动,忽略了路边嫩绿的小草,疏远了窗外明媚的阳光。其实,生活中有一颗平常心就是幸福,经常乐观地对待生活就是幸福,被人关心是幸福,关心他人也是幸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人对自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实现从我本位向他人本位的深刻转移。对这一发展的理解,取决于你的立场和观察角度。那么,对待幸福的理解不也取决于你的立场和观察角度吗?

    在印度也流传着一个《痛苦和盐》的故事,说的是印度有一个徒弟总是爱怨天尤人,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师傅让他取一些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带着徒弟来到湖边,取一些盐撒进湖里,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湖水。师傅问:“味道如何?”徒弟回答:“很清凉。”

    这时,师傅拍着徒弟的肩说:“人生的痛苦如同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尽可能把烦恼看得小一些。你的心胸越宽广,你承受的容积就越大,你的痛苦就越少,幸福就越多。有一个人彩票中奖得到部跑车,他爱车如命,整天开着兜风。然而有一天他的跑车被盗,朋友们都担心他受不了这个打击,他却“嘿嘿”一笑:“不就是丢了两元钱吗?”

    一个人难得有颗快乐的心,如果没有一颗快乐的心,即使给你天堂,也注定得不到快乐,更不要说幸福了。就像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不愁吃不愁喝,鸟嫌笼子太小不自由,放飞大自然后又嫌还得自己找食,且怎么飞也飞不到边。对于这只小鸟,上帝也给不了它快乐。境由心生,人们感到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的不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可是人生没有完美的,快乐是靠自己决定的。如果你对生活的期望值过高,你就永远不会感觉到幸福。心态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因素,热爱生活的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人的心态不仅影响他事业能否成功,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生活是否幸福。好的心态会让你时时刻刻处在幸福之中,而心态不好会让你经常处在烦恼之中。有句格言说“幸福不过是好的身体和坏的记忆力。”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要学会原谅别人,更要学会原谅自己,不要为自以为是的缺点而一直苦恼,要相信自己应该活得健康幸福。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才能获得幸福,幸福快乐的秘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像谦虚、合作精神、积极的态度、爱心等等。这些成功的特质几乎都可以在每个人身上找到,只是许多人没有把这些“成功快乐的资源”运用得好罢了。

    幸福需要全面理解,有时候挫折在一些人来说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就拿摔跟头来说,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不摔跤的,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下摔倒,那将是很尴尬的事,或者是很痛苦的事。但是,你只要不是一味埋怨,而是从容应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次晚会上,著名电视台主持人杨澜满面春风地向舞台上走去,不料脚下绊了一下跌倒在地,只见杨澜面带笑容爬了起来,掸掸礼服上的土开玩笑地说:“这一跤摔得实在不够专业。”一个尴尬的场面在大家的笑声中轻松地化解了。台湾著名女演员萧芳芳凭着在电影《女人四十》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了金马奖影后桂冠,在她上台领奖时,不小心滑了一跤,她很镇定地站起来,走到舞台中央说:“女人四十,身体确实不太利索了。”一句智慧而幽默的调侃赢得了满场喝彩。在一次奥斯卡颁奖会上,一位刚刚获奖的女演员也许是太激动了,被自己的晚礼服长裙绊了脚,摔倒在舞台上,全场都静默了,这可是全球直播的盛大晚会呀!只见她迅速地起身,从主持人手中接过奖杯真挚而感慨地说:“为了走到这个位置,实现我的梦想,我这一路走得艰辛坎坷,甚至有时跌跌撞撞。”机智真诚的话语使她成为那天晚上最耀眼的明星。

    每个人都难免有跌倒的时候,如果跌倒了,就不要懊悔和自责了,那是于事无补的,不如迅速而坚强地站起来,用你的聪明才智赢得人们的鼓励和掌声。你不觉得他们的跤摔得很幸福吗?在遇到挫折或痛苦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是善于满足现状,二是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俄国作家契诃夫)

    事情都应该全面地看待,祸福也是相对的,有可能因福招祸,也有可能因祸得福,这一刻失去的幸福,也许下一刻幸福就在前方等着你。有一个探险家带着一个挑夫去荒野探险,探险家不小心削掉一根手指头,挑夫说:“太好了,你真走运!”探险家听了十分生气,将挑夫推到一个深坑里独自前行。结果,探险家被一群猎头族捉住打算当祭品,就在要割下他的人头时,有人发现他缺少一根手指头,认为这是个不完美的祭品,于是就放了他。探险家连忙回到坑边,向挑夫道歉。挑夫说:“没必要道歉,我还要感谢你呢,要是我和你一起走,那我就成为祭品了。”

    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成功感,还要培养幸福感。一味追求成功的人,很难有幸福的心境。当然,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斥责一味想成功的人,但我们却有理由去欣赏那些追求幸福,默默地享受幸福的人。我们知道,成功的辉煌只能带来一时的幸福和快乐,只有学会享受幸福,才能有永恒的快乐。正如有人所说的“成功是得到你所热爱的东西,幸福是热爱你所得到的东西”。

    事业上成功的喜悦当然是幸福的,失败却是幸福的天敌,可失败是成功之母,追求幸福的人就能坦然地面对苦难和挫折,也许失败就成为幸福的积累。有一个商人经商总是失败,后来他总结自己经商失败的教训,开了一家很特别的回收公司,他回收的是各种失败的案例,你只要把自己失败的全部经过,真实地写出来,你就会领到一笔可观的报酬。就是这个商人,后来成了誉满全球的策划大王,只要你出一定咨询费,他就会为你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难题。他的失败回收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效益直线上升。正是他失败的经历加上他的智慧,才造就了他成功的幸福。当然,失败如果没有与坚强意志和奋发进取相结合,它就只能是个“失败”,而不会孕育成功的幸福。

    “幸福的概念是极不确定的,虽然人人皆欲得之,却无人能明确地、连贯地说出他所希望和企求的到底是什么。”(德国哲学家康德)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说,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雨果说,感到自己有人爱便是人生至高的幸福;左拉说,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果戈里说,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自己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爱默生说,使时间充实就幸福;张小娴说,幸福就是重复;高尔基说,人找到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的;歌德说,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居里夫人说,一家人能够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亚里斯多德说,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尤·邦达列夫说,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再说个体也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同样的境遇,有些人觉得幸福,而有些人就觉得不幸福,因为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有钱的人山珍海味不一定吃得香,没钱的人五谷杂粮也可能吃得津津有味。有人爱睡在席梦思床上,也有人喜欢睡在硬板床上,你让他睡在席梦思床上,他就睡不着觉,你能说出睡席梦思和硬板床哪个幸福吗?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造就人生幸福。

    一家晚报曾经开展“什么是幸福”的调查活动,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说:能看到东西就是幸福。一个瘫痪的人说:能够站起来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点破烂就是幸福。一个小学生说:如果星期天妈妈能带我去公园玩,星期天就是幸福。…… 原来,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不同的人生观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不同的群体也有着不同的幸福感应。一位教师,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她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顿住了,因为那些饱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幸福的体验。后来她把孩子们分成面对面的两组,一组是失明的孩子,一组是聋哑的孩子。失明的孩子说,最幸福的事是见到阳光,聋哑的孩子打着手语“说”,最幸福的事是听到声音。这时,老师让他们互换了答案。孩子们终于知道,其实幸福并不遥远,既在自己的对面,也在自己的身边。

    永远不要拿失去的东西来衡量幸福,而要拿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衡量幸福。要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团聚时要珍惜那份快乐,孤单时要珍惜那份安谧,成功时要珍惜那份成就,失败时也要珍惜那份深刻。珍惜拥有的青春,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你将无怨无悔;珍惜拥有的缘分,握紧手中的每一份爱,你将温暖如春;珍惜拥有的机遇,抓住幸运的每一个瞬间,你将创造奇迹;珍惜拥有的人生,踏实前进中的每一个脚步,你的生命将光辉灿烂。

    喜欢高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我觉得低调也是一种优雅的人生态度。激昂是一种气质,低调也是一种气质。喜欢低调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让我们把自己当作泥土吧,总是把自己当作珍珠的,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一日朋友发来条手机短信:“人生有多福,想开就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劳累苦,悠闲就是福;思量为官苦,轻松就是福……”仔细思量,还真有些道理。

    幸福有无数种诠释和注解:拥有光辉的人生是幸福,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拥有快意的感受是幸福,拥有激动的时刻也是幸福。对于陷入牢狱的囚犯,窗外自由的天空是他的渴望;对于住院的病人,院外健康的生活是他的期盼;对于流浪在外的游子,家的舒适和温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幸福……幸福是饥饿者手中最后的一片面包,是卖火柴的小姑娘手中最后一把火柴,是流浪者的一顶帐篷,是雨天的一把伞,是不幸者心中的向往,是孤独者倾诉的渴望,是在你就要摔倒时伸过来的一只手。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又能拥有轻松休憩的时候,就是幸福。幸福就这么简单。

    有时候,舍弃也是一种幸福。

    在网上我看过篇网络文学,是蓝色蟋蟀写的长诗《你是我的幸福吗》,开头写到:

      生命太短,短得来不及回头

      生命太长,长得看不到希望

      某天忽然看到了这句话

      忽然明白了那是我对你的所有心迹

      割舍不下,实现不了……

    其实,幸福有时是需要割舍的。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到:“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奋发努力。有一个背着砂锅前行的少年,不小心砂锅掉到地上碎了,少年头也没回继续前行,既然砂锅碎了,回头又有什么用呢?学会放弃,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有这样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在人生路上,我们不需要在乎太多,用心去感受生活,忽略那些沉重的包袱,这样才会活得精彩!

    电视剧《走过幸福》,陈言、朱小北、果青、汪丽琴在种种生活纠葛中,都表现出了他们对幸福的渴望。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们为自己所理解和渴望的幸福而痛苦地经历着,最终做出了自己的抉择,“走过幸福”,投入到积极向上,服务社会这一更广阔的人生幸福中去了……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那就是“半糖”,大概是缘于台湾偶像组合的歌曲《半糖主义》:“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膩;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爱得来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其实,半糖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太苦的日子使人沮丧失望,过甜的日子让人不懂珍惜,只有不回避烦恼和苦难,并学会给自己的日子加半勺糖,才会在若有若无间体味生命的香甜和生活的幸福。这就是要人们正确把握生活的分寸,做事要恰到好处,做人要适可而止,说白了就是凡事要有个度。

    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送给来访的记者一盒雪茄,记者说,“这么好的雪茄,我一定好好珍藏起来。”“千万不可,”鲁宾斯坦回答,“你一定要把它抽掉,这些雪茄美妙如人生,人生是不能保存的,你一定要尽情享受它。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乐趣。”一个人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往往有些人只知道使用生命,不懂得享受生命,用耗费全部生命来换取学问、名声、权力和金钱的积累。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及时采撷生命中有意义的花朵,及时享受身边的美好事物,你会更懂得人生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享受意味着珍惜,意味着从容,意味着热爱,更意味着幸福。懂得享受生命,享受生活,才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幸福,得到幸福。别因太多的忙碌冷淡了温柔,别因太多的追求淹没了享受,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无限风光就在心灵深处,停停你匆匆的脚步,勿忘享受生活光彩的赐福。

    让我们听听许慧欣唱的《幸福》歌吧:“所谓幸福,凭着一朵玫瑰,能否支撑得住?还是假想爱情守候心中感觉才清楚?如果幸福只是一种负债,寂寞的感触,那种幸福算不算幸福?……让我自己解开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展开双手迎接任何可能的幸福。”

    是啊,幸福就是生活中的积极态度,是自己的生命在生活过程中的真实释放,让我们解开自己给自己的束缚,伸出双手去迎接属于你的幸福吧。自由天空是幸福,事业有成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心情愉快是幸福,家庭和睦是幸福,爱情甜蜜是幸福,天伦之乐是幸福,平平安安是幸福,受人尊重是幸福,献出爱心是幸福,家居舒适是幸福,环境优美是幸福,珍惜时间是幸福,读书学习是幸福,休闲娱乐是幸福,拼搏奋进是幸福……。小孩有天真活泼的幸福,年轻人有青春活力的幸福,老人有安度晚年的幸福……有时候,我真羡慕冬天坐在破旧窑洞屋檐下晒暖阳的老人,他们也许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也许下一步的生计还很艰难,但他们抓住了冬日暖阳给他们带来的现实的幸福,每天都充实而坦然地迎来那一轮朝阳。

    身边有很多平常的微不足道的幸福,我们拥有时浑然不觉——就像指缝间漏下的那缕阳光,一点点被错失、忽略和遗忘。而对生活的埋怨却常常滞留在心里,将自己关进一间堆满这样不顺心那样不如意的屋子。总是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快乐所在却变成了背上的枷锁,甚至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其实,我们触手可及的快乐是何其之多,只要让自己坐立不安的心,能够有片刻的安稳;只要让自己无边的欲望,能够有一瞬的停滞;只要让自己不再那么匆匆,能够有一时的宽容;只要让自己停留在梦中的目光,能够有短暂的清醒;只要你迈出心中的那道门槛,用爱的目光去看,你便会发现,幸福一直就在你的身边。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宣传部部长 梁大智)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