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马新立的个性
我的外公马新立,是一个老促会会员,我每次回家他都会问我,出东西了吗?要学会出东西,新认知,新文章,新发明。我说他傲气,烧。不过外公确实出了好多文章和书,也有不少专利、成果什么的,在新绛县,听周围不少人说他是捡来的地位,拾来的成功人。
我看外公的个性:一是走路不随群。他说随群人杂闲话多,看问题不专注,回来再听另一路的故事,出门一次顶看到二道风景。另类人吧,有个性吧。
二是说话常超脱。他多说的是大家没注意看到的和没想到的故事与哲言。家人都说他说话难听,决绝,常会气人肚子闹人心,品味一下他的话与目的,确是实话、养人话。三是写文章辛而辣。对错的敢写还敢骂,还敢写敏感肌肤神经的东西。实而动心的文字老多的,有理有据有用有深度的实写。
四是为人清而贫。网络上说属马的人,习于不沾别人光,他人贫,不会走后门。他是民建会员,周围不少人说他守规矩,比共产党员还严正。他没脸没心去考虑什么钻空子,捞好处,沾光之事。
五是吃饭节而俭。在家里发脾气,90%的原因是因吃饭浪费的问题,他说,网络上时而鼓励人卖房,购物,用电等,消费,实属败家。
六是穿衣朴而鲜。他说鲜的朝气,能令人兴奋,紫、兰、红、黑、白、绿都穿,鲜油而沉默的正装格调与色彩。听外公说,人生难说下一步对否,有些事情也说不了清,但一定有因果关系。他说他在县政协会上提出《发展蔬菜经济,实现“四个一”》,即一个行政机构,一个批发市场,一个服务体系,一个生产基地。县领导当即表态说你干,在他手里将“四个一"全部落实到位。县委先后在这个单位安排过3个正科2个副科陪他干了整整10年,蔬菜面积由当时1992年的西曲、新关、横桥3个村3000余亩,发展到2002年的30余万亩,大该是产业由面积向质量转够的政策形式问题,到他退休的2017年,面积又返回到15万亩。他建议:“跳出老城建新城”,现在的新绛大变样,新城大气,老城灰貌变旧颜。
外公说还,清朝建皇宫设计者马家人一一马德春后代马旭初说:"当官一时逞,卖买万年长;做官钱当年完,卖买钱万万年。"这虽是旧时观念,但还是有现实意义。外公个人认为:"贪人钱财心亏折寿,生意赚钱心安理得,先让人得利,自益在其中。不当官,行,科技创效的生意不能断,因为人要生存生活;官可不当,后代不能舍,因为要延续民族香火与精神。”
所以,他的态度是选上干部尽力干好,随时准备另择他路,围绕兴趣与择一业,持一事,沿着自己的人生主线往下走,不怪味。他说他的第一站是在运城市蔬菜公司,副经理是辞职的,第二站运城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科长,是离职的,第三站新绛县科委副科长,是脱职的,第四站新绛县蔬菜办副〈局长〉主任,后撤办改局,正科是他给领导说明是不干的,怕行政事务多,误了个人的想法即主线。到县人大副主任(正处)再到老促会会长也是他向领导说过不干的,半依半干的。但是"三农”研究事业一直是他精心在干的,不当领导为干事业,换个环境还在干这事业,是真正的干一行爱一行,一生择一业,一生持一业。个人的成就就是对国家与人们的公益事业,做事业不要提吃亏白干,比如,你给人讲授指导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场合,别人请你指导的时候也是你学习调研的偶遇。人要有主业与劲业,劲业就是自己与公益一致的心业或喑业,也称第二职业;上班完成任务只是公业、主业。干部政策讲不准经营做卖买是不让你与群众争利,专心为群众服务;没有规定不让干部创新搞科研,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做贡献。而且劲力不受时间与年龄精力限制,很易出成果与效益(等然,不含贪腐内容)。听妈妈说,外公痴,不会利己损公损人,他兄妹5个,只给他们说过打工活,给他们的子女捎个考试上学、报考事业编人员的信息,其它不考虑管,也没兴趣与精力管过。选为县领导后,讲课从不收费,出差没领过旅差补助,不是不缺钱,就是没好意思问过。听舅舅说:外公死板,不善粘乎上级领导,不习惯与政界人搭话;只乐于与农人热乎,与农事说事。一般人都希望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落个好;他却习与不显山不露水,只会说实情,提问题。干部们多在研究人,办人事,搞条件交换升官发财的;他却习与寻找社会与"三农"问题写文章提建议。会事人在饭店门前溜达,见上级有用人吃喝掏钱,为下人再办事;他是个不请人也不破费人的独清人。除了农科与农民朋友圈聚聚会,说说事。一般不与官场人淘那力,耗那神,聚那会。不应合政界人消磨时间;希望走进田间地头,而又路不空行,要么收集些问题与农科知识,要么出一些点子让农民增些收。很多农人说:“听老马一句活,一堂课,多收入几百几千元不在话下,还少花多少怨妄钱。”
农业是基础工程,又是季节工作,农民和农作物不会不收工、采收等着上级领导看后获得评价认可;农业不是地上部形象工程,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与肯定。
外公又是个讲水涨船高的人,不会强架领导,不是见风使舵与炮击生浪花者,所以地方同行有不少人心服口不服,领导又往往很难亲自考证,多会听身边人咬舌头说不是,农业政策规定又不能干忧农民选何种用何法,这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出门火尚会念经"的俗理根源。好在他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先外后内的认可与赞问,专利在欧美专利局向世界发布,科学技术被院士牵头签定为国内领先行内成果,科普推广被省科技进步奖通过资格审查确定。2010年新绛县樊村农民聚了4辆骡马鼓车成群列队到西曲村给我外公的父亲贺70寿。《人民日报》还以"匾送活财神"、《山西日报》以"他为农民增收超亿"、《山西农民报》以"新绛有个马新立》做过报道。这都证明一个理,没有白出的力,没有无缘的爱。我们新绛人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从小随同学们熟背过,问,个性是可变的吗?外公的个性始终没变。如今,外公已72岁了,仍一根筋的,一个劲的促农村发展跑项目,为农业科技写文章,帮农民解决低产、农残、死秧问题。
他现在是全国有机农业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有机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被公选为国际中医农业十佳创始人,2009年公选为国际10佳农业科学家排行第二,2022年授予山西省乡村振兴专家团专家。 2013年6月26日,马新立的中国式“有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被中国科学院武维华院士等九名入库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科技成果。他先后在人民网、人民日报等36种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00余篇。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讲课近千场。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50部,发行量达100余万册。其中2022年《有机农业区域和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中医农耕成果与乡村振兴案例图说》,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培训教材,先后有17个版本被列为国家相关部门教材与必读本,他己到全国(除上海、西藏)所有省、市、自治区60%的市做过报告、讲学指导,普及运用中国式“有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成果,使用者:①产量提高0.3-1倍以上:②重金属与农残不超达国内外有机标准要求,2021年,在申报科技进步奖时,按国家相关农业统计法,在全国5省10点普及抽查15万亩,亩科技增效达3086元。③可在一年内办了有机认证手续。外公获得2项省成果,2项省科技进步奖,国家、省荣誉10多个。他说:“他是心存党和人民的红色情怀与“三农”的绿色情缘追求的结果。
作者:王淦坚(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责编:任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