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紫砂文化故事 助力革命老区振兴
——山西金砂紫陶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地处吕梁山南麓的革命老区乡宁县,黄土与矿脉交织的褶皱间,藏着一抹传承千年的东方瑰色。近几年,一场以紫砂文化赋能经济、推动老区振兴的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的生动实践,正在徐徐展开。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的紫砂企业中,金砂紫陶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情对话,奏响了一曲老区人民文化自信的振兴长歌。
金砂紫陶原名为乡宁金砂紫陶工艺美术有限公司,2022年股改更名为山西金砂紫陶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王氏陶瓷老窑坊“牖见斋”。公司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紫砂陶小镇,主要致力于紫砂艺术陶、生活陶研发、加工和销售,以及非遗研学体验。现有员工40人,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1人。2024年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营业总额达到1115.7万元。公司荣获5个金字招牌,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乡宁紫砂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三晋老字号“牖见斋”。
不惜重金 挖掘宣传乡宁紫砂文化
金砂紫陶董事长王仙鹏的祖辈是晋南地区的“陶瓷专业户”,清乾隆六年(1741)在乡宁县瓷窑坡创建了王氏陶瓷老窑坊“牖见斋”,距今已有200多年了。2017年,矢志重振“牖见斋”雄风的王仙鹏,怀揣“痴情祖业兴紫砂,助力‘三农’振乡村”的梦想,肩负起激发老区经济活力,传承、发展、振兴乡宁紫砂的重任,成立了公司,开启了艰难的紫砂创业之路。
王仙鹏把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企业的根脉与灵魂,看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元素。2018年开始,他秉持“厚道厚学,成就成长”的理念,率领公司全体同仁全力以赴深入钻研中华传统文化,不惜重金积极挖掘宣传乡宁紫砂文化,在实践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企业管理的融合应用。
荣誉
首先是整理老字号“牖见斋”的历史脉络与堂号涵义。通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厘清了“牖见斋”的历史沿革,发掘了堂号蕴含的真谛。2021年2月公司成功注册“牖见斋”商标并投入使用。2023年2月,“牖见斋”被山西省商务厅认定为第三批“三晋老字号”。
其次是进行专业性的历史考证与产业规划。经多方寻找,2021年初,公司委托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工作专班,进行老区乡宁紫砂历史源流考证、文化脉络梳理和紫砂产业的规划设计。两年来,行走窑址,现场考证;遍访民间,寻珍探宝;研读古籍,史海钩沉。还前往中国紫砂之都宜兴考察学习调研。2021年7月,专家组在丁村民俗博物馆举行了“乡宁紫砂陶历史源流论证会”。通过地理线索与考古实证,逐渐摸清老区乡宁紫砂的历史源流与文化脉络。2023年3月20日《临汾日报》两会特刊用两个版面做了专题报道。
第三是讲述紫砂故事,宣传紫砂文化。王仙鹏在他人的讥笑声中,托朋友找亲戚,历经百般艰难,自费收集到乡宁及周边历代紫砂陶器1700余件,公司与乡宁县职业中学合作建起了临汾北方紫砂陶博物馆,填补了乡宁紫砂产品、紫砂文化集中馆藏、陈列、教育的空白。2023年又建起了两个分馆,一个是在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乡宁紫砂馆,另一个是紫砂陶小镇的乡宁紫砂“牖见·牖见斋”陈列馆。公司积极打造“非遗+研学”文旅融合新模式,讲述紫砂故事,宣传紫砂文化,促进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世纪紫砂缘 五代乡宁情”老紫砂人座谈会和吴志文大师从艺五十年师生紫砂艺术作品展。6月又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博物馆举办了乡宁紫砂艺术作品巡展。2024年参加各级各类宣传展销活动30余次,组织接待研学体验活动上百场达一万余人次。
与乡宁县职业中学合作的临汾北方紫砂陶博物馆
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博物馆举办乡宁紫砂艺术作品巡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公司逐渐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管理融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传承晋商开放精神,牖见乡宁紫砂传奇,打造一把纯原矿、全手工、健康的紫砂壶”的企业愿景;“乡宁紫砂,我们守护着;乡宁紫砂,我们传承着,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员工实现梦想,为客户带来健康”的使命;“厚道乡宁,地道紫砂;以质为本,诚信经营”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品牌引领、科技创新、市场驱动”的企业战略。
自我担当 培育培训乡宁紫砂传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仙鹏把责任与担当铭刻在心,时时不忘、久久践行,潜心为老区经济发展培养紫砂传人。公司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创新型紫砂人才。包吃包住包路费,把员工送到宜兴培训学习。积极与乡宁县职业中学合作,创建了省级紫砂陶艺产业学院,成立了金砂紫陶创业基地,构建了“非遗工坊+农户”模式,基地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和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吴志文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他的工作室荣获临汾市“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临汾市工艺美术紫砂陶瓷行业一级大师“专业工作室”。公司鼓励老艺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发扬工匠精神,手把手地传授紫砂制作技艺。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举办开班典礼、组织拜师仪式,还让紫砂班学生免费吃住在公司跟着大师培训学习。免费将紫砂技术、工艺提供给农户使用。目前培育出工艺美术大师省级1人,市级15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1人、市级4人。2023年4名师生参加山西省工艺美术陶瓷职业大赛均荣获临汾选区优秀奖。参加县“陶艺杯”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陶艺成型、紫砂文创设计、紫砂营销、茶艺比赛获奖103人。现在正在实施更大的培训计划,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乡宁职中合作开展紫砂人才培训,解决老区大批农民工无技术、就业难的问题,真正实现“一把壶养活一村人”。
在公司免费实习的乡宁县职业中学学生
精工匠心 做大做强乡宁紫砂产业
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公司把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作为促进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在原料处理方面,公司坚决不用化学方法处理紫砂原矿所含的铁元素。经过钻研,研究出了强磁性吸铁法,并荣获“县长创新奖”。公司要求员工以老区人民的工匠精神悉心打造每一把紫砂壶,从泥料处理到艺术造型,从嘴、把、盖、壶内的处理到点、线、面的协调,务必做工精湛,尽显紫砂风采。生产过程中,对于有瑕疵、有缺陷的产品全部进行销毁,以确保生产出售的每一个产品都是高质量、益健康的紫砂壶。
金砂紫陶为闯出一条与宜兴不同的老区紫砂发展之路,以厚道人的韧劲,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发展。公司设立了山西紫砂艺术研究院,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在泥料炼制方面,掌握了20-60目紫砂泥料的生产、加工和烧制技艺,配制出20余种颜色的泥料。主攻的“紫砂泥料研发应用”、“紫砂原矿加工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项目获得“县长创新奖”。2022年,通过多年研发试验,将乡宁不同地方的紫砂泥料按比列调配,制作的紫砂器皿可使普通水小分子化弱碱化。“水小分子化弱碱化紫砂泥料的研究与应用”课题,荣获临汾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华翔杯”临汾市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
在紫砂艺术品设计制作方面,继承老区传统紫砂生产工艺,增加了研磨、整口等20余道工序,研发出6大系列180余款紫砂艺术产品,获得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紫砂壶外观设计专利。公司产品荣获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其中有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金奖11个银奖10个铜奖。
好事多悭,为进一步规范紫砂市场、带动老区紫砂产业蓬勃发展,公司克服重重困难,2024年牵头组织多家大中专院校、紫砂企业制定了2个紫砂团体标准和2个企业标准。同时不断投入资金,积极研发康养水杯、酒具、衣服、枕头、汽车坐垫等紫砂康养系列产品,投产后将会又带动一大批老区农民工就业,有力地促进老区乡村振兴。
金砂紫陶,牖见未来。作为乡宁紫砂的龙头企业,继续高擎振兴乡宁紫砂的大旗,策马扬鞭,续写紫砂变“金砂”的传奇,让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作者:许 昱
责编:任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