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老区报道

    临县妇联举办“迎端午”庆“六一”暨爱心妈妈心手相牵结对关爱活动

    红色山西网  2025-06-02  浏览:3943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传统端午佳节,弘扬关爱少年儿童的良好风尚,528日,临县妇联在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隆重举办少年儿童心向党,温暖守护伴成长迎端午庆六一暨爱心妈妈心手相牵结对关爱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602161909.jpg和留守儿童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50602161917.jpg

    观看电影青塘

    活动中爱心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共同观看电影青塘、吃粽子,欢声笑语中传递温暖,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到节日的关爱与陪伴。  

    临县妇联负责人表示,关爱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凝聚更多爱心力量,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幸福的成长环境。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喜悦,更深化了心向党、共成长的主题,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来源:湫河之声

    附:

    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简介

    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是在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由临县教育科技局批准成立的一所服务困难群众的特殊学校。学校面向全县招收贫家庭、单亲家庭、外出务工家庭适龄留守儿童,以及适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适龄儿童,是一所实实在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爱心学校,是目前我县唯一真正实行全托管全免费的义务教育爱心惠民学校

    学校有教职工55人,平均年龄46.6岁,年龄结构老化严重,音体美教师严重短缺,学校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学校有各类留守儿童172人,其中单亲家庭孩子占比一半左右    

    学校实行全托管全免费全封闭管理,走特色办学之路。不少孩子隔代抚养,亲情缺乏,接送不便,除寒暑假之外,其余时间大部分只能托管在校。我们学校是全县唯一一所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的学校。孩子们普遍家庭困难,吃、住、用等有关费用(包括托管费,校服费,日常教辅作业费,特色课程辅导费等)全部由学校承担,学校负重前行,困难重重,但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解决了全县700多个困难家庭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学校爱心满满,特色明显,是全县控辍保学的排头兵,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群众好评率达100%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孩子们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一些孩子教育需求,亲情需求和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孤独、自卑等诸多心理问题出现,对他们成长极为不利。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筹建心理辅导室,聘用专职心理学老师,常态化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并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同时,学校给每个孩子建立心理辅导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探索教学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校立足于每个孩子的未来,关注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基本开全开足国家基本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5+2”教学模式,星期天和节假日,给孩子们聘请专业教师开设葫芦丝,舞蹈,语言,声乐等特色课程和生活实践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设施严重滞后,急需投资改进。学校还没有语音教室,没有学生活动室,没有像样的舞蹈室,体育器材也严重短缺,这些都制约着学校进一步发展,急需争取投资,尽快改善。

    经费严重短缺,学校负重前行。临县留守儿童全托管爱心学校实行全托管全免费办学模式,比普通学校管理难度大,运行时间长,运行成本高,运行压力大。双休日和节假日孩子们全部托管在学校,所有吃、住、用等有关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所有孩子的教辅作业费,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托管费,特色课程辅导费,以及托管产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全免。学校全年正常运行经费约需65余元,而现在每年下拨经费20余万元,学校负债前行,非常困难。我们衷心希望县局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机制上解决学校经费运行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同时,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怀与帮助

    教育是人类星球上最美好的事业,我们将继续本着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立足孩子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规划,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把学校办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