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老区论坛

    谈谈青少年研学实践的方式与影响

    红色山西网  2025-01-18  浏览:5064

    研学实践,也称为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教育活动。游学和研学有其共同点,也有所区别。游学主要目的是通过旅行体验不同文化和环境,而研学则侧重于将学习与实践结合,旨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当前各地研学热兴起,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这种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青少年研学的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516.jpg研学开营仪式

    研学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他的意义在于:

    1增强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研学实践提供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的机会,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拓宽视野和开阔思维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全球视野和开放思维。

    3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研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4增强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研学活动通常以组形式进行,需要学生与同伴密切合作,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从而培养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5、有道德养成教育研学旅行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学会生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强化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走进祖国名山大川、革命圣地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7、充分激发兴趣和潜能研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8、增强社会教育研学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由此可见,研学实践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途径,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青少年研学的种类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503.jpg山西面食体验

    1、按教育目的分类:学科学习型技能培养型综合素质提升型。

    2、按活动内容分类:自然探索型历史文化型社会实践型、艺术体验型、科技创新型。

    3、按组织形式分类:学校组织型自发组织型混合型。

    4、按时间长度分类:短期型长期型。

    5、按地域范围分类:本区域型、国内型国际型。

    6、按参与对象分类:小学生型中学生型大学生型。

    7、按合作模式分类:校企合作型、校村合作型、校际合作型。

    三、青少年研学内容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451.jpg传统拓印体验

    选择合适的研学目的地和研学内容是确保研学活动成功和有效的重要因素。

    1、明确教育目标确定研学活动的教育目标,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的地方。

    2、结合课程相关性选择与学校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点,以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

    3、考虑学生兴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能够激发他们兴趣和好奇心的目的地。

    4、选择资源丰富性选择资源丰富、设施完善、教育项目成熟的目的地,这些地方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5安全。研学必须保证安全第一,必要时要投团体或个人保险,确保目的地有良好的安全记录,适宜学生活动。

    6交通便利性考虑目的地的交通便利性,确保学生能够安全、便捷地到达。

    7预算考虑根据预算选择目的地,确保活动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8住宿与餐饮考虑目的地的住宿和餐饮条件,确保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休息。

    9环境教育价值如果研学活动涉及环境教育,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

    10文化多样性选择能够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11、参与互动性选择提供互动体验的地点,如科学中心、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增强学习效果。

    12、注重当地特色考虑目的地的特色和独特性,选择能够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或自然特色的地方。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为学生选择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研学目的地。

    四、青少年研学实践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439.jpg“空气炮”的威力

    研学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内容、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设计。

    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历史遗址、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和学习。

    2主题探究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通过收集资料、实验、访谈等形式进行研究。

    3户外拓展通过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生存能力和组织能力。

    4社会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5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到不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非遗体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模式。

    6环境教育通过自然体验、环保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知识。

    7艺术体验参与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8科技兴趣进行科学实验、模型制作、编程等科技活动,参与科学秀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9生活体验通过农村生活体验、城市生存挑战、蔬菜瓜果采摘、面食制作及烹饪体验等,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10营地教育在专门的营地中进行团队建设、技能学习、生存挑战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研学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资源条件进行组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研学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426.jpg神奇的“火焰掌”

    研学活动作为一种结合了旅行、研究和学习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长期影响是多方面的

    1增强学习动力研学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可能激发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培养社会能力研学活动通常需要团队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和领导,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4塑造价值观研学活动往往涉及对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拓宽学生视野对于参与对外研学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拓宽视野。

    6提升职业规划能力通过对各种职业和行业的实地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有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

    7增强环境意识研学活动中的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8培养责任感在研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团队责任、项目责任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提高适应能力研学活动中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有助于学生提高适应不同环境和情境的能力。

    10促进个人成长研学活动中的各种经历和挑战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包括自信心的增强、独立性的提高和自我认知的深化。

    研学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会在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显现,对他们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研学活动的具体影响会因活动内容、执行质量、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六、研学活动的效果评估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409.jpg木工技艺体验

    研学活动的效果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

    1学习成果评估。一是知识掌握:通过测试、问答、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技能提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实验技能、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情感态度评估。一是兴趣激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参与活动后的兴趣变化。二是价值观塑造: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展现出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

    3过程参与评估。一是参与度: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频率和积极性。二是合作互动: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互动和协作情况。

    4成果展示评估。一是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完成的作品或项目,如研究报告、艺术作品等。二是综合表现:评估学生在汇报、演讲等活动中的表现。

    5反馈信息收集。一是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研学活动的感受和建议。二是教师和家长反馈:了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研学活动前后变化的观察和评价。

    6长期影响评估。一是行为变化:长期观察学生参与研学活动后在学习、行为、兴趣等方面的持续变化。二是学业成绩:分析研学活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长期影响。

    7目标达成度。一是预设目标对比:将研学活动的实际成果与预设目标进行对比,评估目标的达成程度。二是随机性跟踪比较:根据每个同学实际状况,观察其各方面的变化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118031359.jpg神奇的“液氮”

    为了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常需要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同时,评估过程应该是持续性的,不仅关注活动结束时的成果,也要关注活动前后的变化和长期影响。(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宣传部部长 梁大智)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