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红色记忆 08 | 汾西县邢家要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把全市五类革命老区重点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弘扬好。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临汾广播电视台TV直播临汾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记忆”专栏,组织开展讲好“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活动,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08  邢家要村
 --------邢士贞烈士出生地
 
      邢家要是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军科负责兵运工作的邢士贞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
      邢士贞(1903——1929年8月),别名邢视徽、又名邢履祥、乳名邢元甲,汾西县邢家要村人。
      邢士贞,1918年考入汾西县立高小七班读书,1921年高小毕业后考入太原私立新民中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太原平民中学学生共产党员范亳及山西省国民师范的共产党员王世英等,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与范毫、王奋山一起返乡在汾西县城组织游行示威活动。此后,即与王奋山相随去了汉阳、安阳,两人于同年三月返回太原。1927年经王世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同范亳、王奋山一起在汾西开展党建工作,用成立国民党县党部之机,秘密成立了中共汾西县第一个党支部,邢士贞同志为成员,隶属中共山西省委领导,活动在汾西城内。7月,蒋、闫搞清党进行反革命大屠杀,县党部被查封,下令通缉邢士贞、范亳、王奋山等人,于是邢士贞同志被逼到了河南开封,找到在杨虎城部下工作的我党地下党员南汉辰(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洪洞县人)。南汉辰把邢士贞介绍给杨虎城部一师参谋长冠子严(中共党员),冠子严安排邢士贞到副官处工作。邢士贞在该队工作到1928年4月,由组织安排,作了上海至徐州一带党的交通工作。1928年夏,邢士贞被分配到中共江苏省委军科工作,按党组织指示,他开始同中共吴淞军委建立关系,从此,邢士贞就以上海吴淞为基地,以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为主要工作对象,深入开展士兵运动。
 
 
 
      1929 年 8 月 24 日 , 邢士贞与党中央农委书记澎湃、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央军委委员颜昌颐、张际春等在上海新闸路经远里参加江苏省委军委会议,由于叛徒白鑫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工部局逮捕。为了营救这四位同志,8月28日清晨,周恩来亲自率领人员埋伏在刑车经过的途中,准备在他们被引渡押送龙华警备部的途中截车营救,因错过了机会,营救未成。
 
邢士贞同志的旧居
 
      彭、杨、颜、邢四人在狱中联名写密信给党中央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演说词了。在我们未死的那秒钟以前,我们仍将努力地在这里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狱中群众宣传,同志们不要为我们哀痛,望你们大家努力…”。8月30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将澎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秘密杀害。当年,邢士贞年仅26岁。
      邢士贞烈士是优秀的共产党领导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革命足迹涉及晋、豫、皖、鄂、 苏、沪等省市。1930年8月30日上海出版的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在第一版“纪念着血泊中我们的领袖”专栏里,有一篇署名“冠生”题为《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周恩来写的。周在文中沉痛宣布:“彭、杨、颜、邢、四位烈士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中国党之很大损失”。“广大革命群众,虽看不见他们领袖的英勇遗体,然他们领袖的英勇成绩,却永远是光明的,纪念在每个人的心中,永远不会淹灭”。文章还指出:“没有前扑后继的革命战士,筑不起伟大的革命胜利之途!尤其是革命领袖的牺牲,更有它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百万群众的心中,熔成伟大革命的推动之力,燃烧着每一个被压迫群众的热情,一齐奔向革命的火原!”
邢士贞同志保存党的秘密文件之处

 

红色记忆09 | 翼城县紫琴村

红色记忆讲述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把全市五类革命老区重点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弘扬好。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临汾广播电视台TV直播临汾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记忆”专栏,组织开展讲好“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活动,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09紫琴村
--------建立党组织最早的村

      紫琴村,原名沟北村,是革命烈士阎紫琴的故乡。1951年为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共翼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沟北村改名为紫琴村。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全县率先成立第一个农民运动协会,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成为全县土地革命的典范。1927年建立沟北村党支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进步青年阎紫琴的影响下,全村村民同仇敌忾,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先后组建了民兵连、抗日救亡宣传队,用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街头演讲、唱革命歌曲、编演话剧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先后有26名先进青年投身革命,奔赴前线;有9名同志在战场上负伤,6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名同志立下战功。其中阎紫琴同志,成为山西早期革命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太原地执委义勇队成员,山西牺盟会成员。期间,两次入狱,屡遭严刑拷打,最后在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时,遭数万计日军合围,壮烈牺牲,血洒太行,年仅36岁。解放战争时期,紫琴村有12人参加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有3人受重伤终身残废。全村20名民兵随军救护伤员,抬担架,组织8辆铁轮车运送军用物资。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为翼城解放做出了不灭的贡献。
      1951年,中央老区慰问团来到翼城,为闫紫琴故居悬挂了“名标青史”的字匾,中共翼城县委、县政府将紫琴村命名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闫紫琴故居

 

红色记忆 10 | 安泽县南孔滩村

红色记忆讲述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把全市五类革命老区重点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弘扬好。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临汾广播电视台TV直播临汾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记忆”专栏,组织开展讲好“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活动,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10
南孔滩村

--------朱德总司令、左权参谋长路居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沪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席起草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秋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决定。
      一九三八年正月二十二日,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率部从洪洞县苏堡镇至安泽县城岳阳,准备往沁源进发。当时安泽的县长是邓肇祥(邓辰西),朱德总司令到达后,县政府召开了一个有一百多人参加的会议,邓县长请朱老总讲话。朱德在讲话中讲了“七七”事变以来全国的形势,讲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抗日救国的方针、路线、策略。总司令的讲话气壮山河,振奋人心。这次会议掀起了安泽县抗日救国的热潮。
      在安泽总司令还指示县长邓肇祥,要充分发动群众,要努力抓枪杆子。他特别指示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建立人民自己的武装。
      就在朱德、左权率部从岳阳向沁源转移途中经旧县镇时,获悉日军第一〇八师一〇四旅(三元旅团)3000多人占领屯留后向西直犯临汾。毛泽东电报指示,日军此次进军,目的在夺取临汾、潼关,然后进攻西安、武汉。要尽力在临汾以北和以东地区歼灭之,顿挫日军的进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朱老总和左权立即组织对日军的作战。当时根据我党和国民党达成的“统战协议”,朱总司令还兼任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有权指挥山西境内的中央军和地方军,但是国民党的军队就是不服从。朱总司令指示邓肇祥给驻在临汾城的闫锡山打电话,要他派部队增援。老奸巨滑的闫锡山嘴上说派兵增援,但是几天过去了,不见一兵一卒来。总司令说:“知道他说的是鬼话,不过是将将他的军,看他对统一战线有没有诚心”。
      正月二十三日午夜,总司令电话告邓肇祥,说日寇已侵占了屯留县城,让邓肇祥带上县大队到旧县镇,次日天明总司令和邓肇祥都到达旧县镇。当时日寇西犯的兵力很重,攻势很凶,有人建议暂避一下日寇的锋芒,以保存总司令身边十分珍贵的警卫部队。但是,总司令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像国民党那样言行不一,要不怕牺牲与日寇血战到底。他和左权参谋长在到达府城后,即命令一个连队跑步到三不管岭阻击敌人,又命令两个连队在府城设第二道防线。县自卫大队在邓肇祥带领下,由左权参谋长指挥参加了战斗。朱老总在府城作好战斗部署后,即退到李垣村住一夜后往南翻山又到旧县镇指挥战斗。我军在三不管岭、劳井、对口店、府城、草峪岭、永乐、七里坡、蔡家庄、尧店等地对敌人进行阻击。战斗从二十四日上午十时左右在三不管岭上与日寇接火,一共进行了四天三夜。敌 人兵力四十倍于我,火力更占绝对优势,但我军十分顽强,硬是用步枪、手榴弹跟敌人的飞机大炮拼,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整整一天一夜,日寇仅前进十几公里。这时劳井、对口店、府城一带群众都已全部转移到南北两侧安全地带。
      二十五日上午日寇推进到府城以东的沁河边,我军早就严阵以待。敌人要渡沁河,河面坚冰封冻,我军隔河猛烈射击几十个敌人当即毙命。敌人连续冲锋三次,未能前进一步。后来敌人只得翻山北上,绕断头街、东庄、高壁进入府城。敌人的绕道迂回正好达到了我军争取时间的直接目的。在这一段时间内,不仅永乐、旧县、尧店一带的群众有组织的安全转移,就是临汾、洪洞、襄陵、汾城等县的几十万群众,以及闫锡山、国民党设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也都基本上撤退完毕。当总司令再让邓肇祥给临汾挂电话时,已找不到那位闫长官了。总司令诙谐地说,“不要找了,那是个属兔子的”。
      二十七日上午,鬼子的大炮已打到旧县镇里,激烈的枪声越来越近,总司令再一次关切地问:“村里的群众都转移了没有”。“都转移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才放心地说:“好,那我们也离开这里。”随即又命令从七咀坡至尧店村再设一道防线,给敌人以更大的杀伤。
      总司令走到旧县镇南的核桃树垣上停下来,他与左权参谋长并肩站着,用望远镜观看我军与日寇作战。有三架敌机掠空而过,朝蔡家庄我军阵地俯冲扫射,警卫员要总司令到沟下隐蔽,总司令泰然自若地说:“不要紧,敌人还不知道我在的方位,否则,他们就不会主攻那厢了。”总司令大无畏的精神,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次阻击战共打了四天三夜,打死打伤日军300多人,缴获日军小炮一门和许多枪支弹药。安泽县A卫大队的郑春喜、逯发有等数十人光荣牺牲。然而沿途四五十个村庄的群众没有一个遭杀害。事实清楚地告诉人们:朱德总司令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安泽人民与八路军血肉相连,鱼水情深,这是朱总司令首先播下的种子。
      正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时许,总司令要率部向太行挺进。临行对邓肇祥说,安泽的战略地位很重要,这个地方很适合打游击,应该在这里建立一块抗日根据地。我可能还要在安泽、屯留一带停留几日,有事你们来找我,我也会派人来看望你们,支持你们的工作。
      三月一日,朱德、左权率部抵达浮山县的山交河,彭德怀率部队从沁水、高平也到达山交村。两路会合后于三月三日继续出发到达安泽南部的南孔滩村。在南孔滩住一夜,沿泗河到了英寨村住一夜后,又到了良马村。在驻英寨村时,总司令爱人康克清还在英寨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总司令临赴太行之前,特意留下一个八路军工作团,具体帮 安泽县建立抗日根据地。
      一九三八年七月五日,朱德途经安泽赴延安参加六届中央全会。九日到达马壁村后,电告八路军总部的彭德怀、左权:“沁河两岸,地形复杂,粮食亦多,可建立很好的根据地”。十日由马壁起程,经吉县于八月二十一日到达延安。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阎锡山顽固势力向安泽发动猖狂进攻,朱总司令又派他身边的特务二团来援助安泽人民,打退了阎匪的进攻,巩固了安泽的抗日根据地。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朱老总前后两次途经安泽县,与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在安泽人民心里永远留下了他无产阶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朱德住过的旧址

 

红色记忆 11 | 霍州市石鼻村
红色记忆讲述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把全市五类革命老区重点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弘扬好。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临汾广播电视台TV直播临汾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记忆”专栏,组织开展讲好“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活动,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10石鼻村
--------原抗日县政府、红军抗日先锋军驻地

       石鼻村,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抗日县政府驻地。
      大革命时期,石鼻村的青年陈达庵在太原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1927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形势逼迫,同年夏季
      回到家乡隐蔽并宣传进步思想。1927年8月,霍州籍共产党员刘守维、蒲立衡、杨振华等回乡隐蔽并与霍县党组织接上关系。其间,陈达庵多次与他们秘密来往,发展党的组织,宣传马列主义,成为石鼻村的第一个革命火种。村里的老百姓都听过他讲的许多革命道理,为日后石鼻村对敌斗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7年3月,陈赓、杨成武率领的红军抗日先锋军在石鼻村驻扎半月之久,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穷人要翻身闹革命,当家做主人。1938年2月,日军侵占县城后,县委、抗日县政府、牺盟会、决死队先后驻扎该村,并组织群众积极开展减租减息活动。同时,为了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号召青年参军参战。一个月里,仅百八十户的石鼻村就有20多名青年加入了山西新军决死队,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早年入党的陈达庵动员自己一家四名青壮年带头参军,赴前线作战, 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公无私为革命的精神。在他的影响下,独生子马良彦,关中汉的两个儿子全保、银保,王占雄的两个儿子文焕、文彦也都光荣入伍,石鼻村“父送子、妻送郎”参军热潮的动人场面,波及全县周围村的青壮年都积极报名,参军参战。石鼻村被当时的抗日县政府命名为“抗日模范村”。在抗日县政府领导下,石鼻村相继成立了妇救会、儿童团、民兵连。他们为部队做军鞋、送干粮、站岗放哨。儿童团员在大人们的指导下,个个都是装雷好手。石鼻村的石雷战,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抗日政府全体人员合影


 

红色记忆 12  | 浮山县高家庄村
红色记忆讲述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建党百年的风雨征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把全市五类革命老区重点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精神弘扬好。临汾市委老干部局、临汾广播电视台TV直播临汾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记忆”专栏,组织开展讲好“临汾革命老区红色故事”活动,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12高家庄村
--------浮山县最早县委所在地

       中共浮山县最早的县委1939年4月成立于岭东高家庄,至1940年1月被国民党浮山县政府破坏,历时不到1年。

       1939年2月,中共浮山特支遭到日军破坏后,浮山县抗日救亡活动失去党的领导。中共太岳地委根据浮山在太岳革命根据地所处的重要位置,为了重新恢复与发展浮山县党的组织,于同年4月,决定成立中共浮山县委,任命洛英为县委书记(原名李尔俭,阳城润城镇下庄村人)以八路军浮山工作团团长的身份到浮山开展工作。
       洛英到浮山后,与特支组织委员盖培机取得联系,以组建浮山八路军工作团的名义, 挑选了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于4月下旬在岭东高家庄成立了最早的中共浮山县委。县委实行书记负责制,只有一班工作人员。其人员有随洛英到浮山的郑明(翼城王庄人),负责党内文件保管、负责印刷宣传材料的卫锋,负责县委与地委交通联系的老高(老红军、曾在浮山自卫队工作,至今未查清名字)。还有以张逢义、王德高、柏生祥、张延平、陈占奎等人组成由张逢义负责的交通警卫班。
       县委成立后,以八路军工作团公开合法的地位,积极发动群众参战支前,劳军优属, 开展对敌斗争,又以秘密的方式发展党的组织,通过抗日县政府、牺盟会和各救亡团体贯彻执行党的意图和任务。县长武志诚(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领全县抗日工作,牺盟会特派员葛莱(共产党员于5月份从临汾刘村堡伪军中脱险,回到浮山,继任牺盟会特派员),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牺盟组织和各救亡团体的职能作用,团结各界人士,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以各种形式,打击侵略者。在工作实践中,洛英、武志诚、葛莱,坚持党的统战原则,精诚团结,运筹大事,采取公开与秘密、合法与“非法”相结合方式,步调一致,协同工作,结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当时浮山人称之为“三巨头”,成为在山西特殊统战形式下形成的,由县委书记领导的,有其实无其名的浮山县党的领导核心,把党的工作,政府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浮山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开展。)
       “十二月事变”中,县委书记洛英残遭杀害。中共浮山第一个县委虽然存在不到1年, 但业绩卓著,出色地完成了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党员人数由20 多人发展到110多人;二是狠抓宣传舆论工作,以牺盟会名义主办的《警钟》报,起到了唤起群众,推动抗日运动的作用;三是彻底改造了区村两级政权,使各级政权组织牢牢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四是团结各界爱国人士,壮大了统战组织;五是完成了太岳区下达的八路军扩军任务;六是揭露国民党投降、分裂、倒退的阴谋,从思想上组织上作好了时局逆转的准备工作。
 

来源:临汾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浮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