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促会深耕消费帮扶拓宽老区振兴致富路
近年来,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深化战略合作,聚焦消费帮扶工作,立足山西“特”“优”农业资源禀赋,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以平台搭建为支撑、以产品认证为抓手、以模式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消费帮扶工作,构建起“全域覆盖、多点突破、协同高效”的消费帮扶新格局,为助力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省老促会领导出席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
一、锚定“特”“优”禀赋,筑牢帮扶根基
山西山多地多、地貌多元、气候多样,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农产品呈现品质优良、种类齐全、产业协同高效的鲜明特点。省老促会认真学习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西要大力发展“特”“优”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各地实际,将消费产品认证和搭建销售平台等消费帮扶工作作为服务老区振兴的重要抓手,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签订合作备忘录,确立“正确引导、企业自愿、无任何费用、全程一对一跟进”的工作理念,高位推动消费帮扶产品认证工作。
为确保认证工作规范高效,省老促会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山西省老促会消费帮扶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建立月例会、周碰头、日统计工作机制,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和申报指导。截至目前,全省63家符合条件的企业、490个产品完成申报认证,涵盖杂粮、果品、畜禽产品、手工艺品等30余个品类,认证产品可优先参与宣传推介、品牌培育等活动,部分优质产品被推荐进入中国社会帮扶网、“832平台”等国家级渠道,为“晋品出省”打通了“绿色通道”。
二、搭建多元平台,拓宽产销通道
省老促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多层次产销对接平台,使展会联动成为拓展市场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省老促会已连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等国家级展会,去年组织46家企业参会、25家企业参展,今年进一步组织50家企业携300多种特优农产品亮相,签订合作意向书3.7亿元。
在省内,省老促会常态化组织“老区特优农产品进社区”“消费帮扶进机关”等活动,推动各地搭建专属平台。太原市依托简到科技建成覆盖600个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服务体系,日均服务超1万人次;临汾市老促会选择诚信企业作为平台依托,建立消费帮扶服务中心,整合全市17个县市区特色产品,去年营业额超800万元,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帮扶额达300多万元;大同市老促会依托理事单位建设华兴・大同农批城项目,打造辐射晋冀蒙陕的革命老区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目前项目试运营阶段已引进2家集配企业,规划50个免费摊位供困难群众经营。

出席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的领导嘉宾走进山西展厅
三、创新模式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各地老促会立足本地特色,创新探索出多样化消费帮扶模式,形成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工作格局。太原市老促会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采用“帮扶馆+社区”模式,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短链供应体系。吕梁市老促会健全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建成“吕梁山土特产消费帮扶专馆”和火车站、飞机场展销中心,推动43款特色产品入驻11个主流电商平台,推动建成418个消费帮扶超市,实现乡镇及千人以上大村全覆盖,“吕粮山猪”成为省内唯一供港生猪品牌,“富硒鸡蛋”实现省内首次出口非洲。晋中市创新“线下实体馆+线上平台+政企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打造“晋汇”消费帮扶专馆,精选60余种优势产品,同步搭建线上商城,推动产品纳入工会福利采购范围。忻州市老促会推动100多个产品完成认证,依托“山西(忻州)小杂粮进出口平台”为企业提供代运营服务,解决中小企业电商运营难题,助力破解“产品销路卡脖子”问题。长治市老促会建立“市专班统筹、县专班执行、乡联络站对接”三级机制,培育4类标杆企业,借助京长对口合作机制,与首农集团、新发地批发市场建立合作,打造“沁州黄小米”“潞党参”等15个区域公用品牌。运城市老促会联合融媒体中心开展“情系老区・助农惠民”直播活动,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带动3000余户农民通过山楂种植增收,累计销售农产品超800万元。
四、深化品牌赋能,助力产业升级
消费帮扶的深入推进,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倒逼老区产业提质升级。省老促会引导各地加强品牌培育,吕梁市老促会协助恢复“黄河母枣”历史品牌,推动8项传统加工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中国药典》中大枣内容修改;朔州市老促会助力梨花春集团通过ISO9001、ISO14001双重认证,入选“山西省十大清香品牌”,“步步高梨花王”获评“山西精品”,产品辐射晋蒙冀豫鲁等省份;晋城市老促会助力析城山小杂粮公司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项资质,黑木耳获“晋品”荣誉称号;阳泉市老促会创新“品牌培育+故事营销”模式,挖掘平定黄瓜干等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带动销量提升50%,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源头可溯、质量可信”。各地通过消费帮扶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忻州市小杂粮、大同黄花菜、吕梁红枣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老区产业加快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型。

参加全省老促会消费帮扶(太原)现场会的领导走进太原简到消费帮扶馆
近日,省老促会在太原市召开了全省老促会消费帮扶(太原)现场会,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总结消费帮扶工作成效,交流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广山西革命老区消费帮扶工作新业态新模式。站在新的起点上,省老促会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的务实合作,在扩大产品认证体量、搭建更广阔产销平台、组织企业“入湾出海”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消费帮扶成果惠及更多老区群众,为山西革命老区实现“一个加快”“两个更好”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