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联谊渠道 对接国家力量
应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力促“山西红色研学之旅”显效出彩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促进老区发展,近日,应县老促会、关工委与应县瑞华学校邀请共和国将帅后代和黄埔军校精英后代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山西红色研学之旅”研学团来应传经送宝。研学活动采取举办报告会、瞻仰烈士陵园、参观先烈故居、考察抗战旧址、开展座谈和书法活动等形式,既高度宣传了精品红色文化,又深度挖掘了红色研学资源,也为应县弘扬发展老区红色文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应县原人大主任、老促会会长赵杰、应县人大原主任张玉儒、应县人大原副主任、关工委主任常天福、应县政协原副主席、老促会党建指导员王胜、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培文、应县关工委副主任、金城书画院院长乔振国、应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李汉武、瑞华学校董事长曹居台等参加了研学活动。
一、请先烈后代讲述先烈故事,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研学团在应县瑞华学校举办了两场红色故事报告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主持了报告会。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大将张云逸长孙张晓龙,大将黄克诚之子黄煦,开国将军梁仁芥之女梁静群,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大校,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媳胡东钊,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孙女叶莲,抗战名将赵镇藩将军外孙女刘清扬,抗战名将曹玉成孙女曹银环,抗日名将曾国佐中将外孙、黄埔十期谢尔升之孙谢震宇,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团长、原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卜金宝11 位红色革命的后代讲述了他们的父辈为共和国诞生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感人至深的故事,释放出满满的正能量。
参加报告会的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身临其境地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故事报告。每当听到动情处,台下观众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敬意爆发成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老促会、关工委的干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应县红色资源优势,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一定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营养、提升境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应县的老区建设凝聚力量。瑞华学校的师生们表示,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故事,更加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心中有党,永远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红色遗址挖掘红色资源,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山西红色研学之旅”研学团在应县老促会、关工委、瑞华学校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瞻仰了应县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主持了瞻仰仪式,他说,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起一种坚定的信念,飘扬的五星红旗承载着红色的记忆,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萌发出更加崭新的姿态!
研学团先后深入曹汝谦烈士故居、平型关战役旧址、雁门关伏击战旧址开展实地研学。面对前辈们当年生活、工作和浴血奋战的地方和展览馆那些珍贵且泛黄的亲人照片以及战斗的场景,研学团成员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感慨万千。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动情地说,来到这里,更加感到新中国来之不易,先辈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说,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下,我们应该怀念和铭记这些英雄的牺牲和奉献,积极深度传承和发扬八路军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坚定信仰,为了民族的繁荣与进步而不懈努力。只有用心铭记历史,以行动传递价值观,才能让那段历史的伟大和光辉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应县老促会会长赵杰表示,要进一步用心用情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这次研学成果转化为做好老区工作的强劲动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党史、革命战争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宣传,弘扬革命精神、老区精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老区发展的本领。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接受红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应县老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三、用红色书画缔结红色友谊,为老区发展建言献策。
应县老促会、关工委、瑞华学校与“山西红色研学之旅”研学团召开了座谈会和书法联谊活动。部分研学团成员现场泼墨留下了宝贵的书画作品,应县老促会宣传部部长、关工委副主任、金城书画院院长乔振国现场挥毫为研学团每位成员书写了留念作品。
应县老促会会长赵杰向研学团成员介绍说,应县是革命老区,是连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要地。应县南部山区是太原保卫战的第一道防线,应县茹越口守卫战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县籍革命烈士曹汝谦是山西省第二个共产党员,是徐向前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应县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烈士的鲜血,每一处山水都留下了感人的故事,这片土地遍布着红色的印记,见证了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开发红色研学旅游前景广阔。应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研学团成员为应县的红色研学旅游建言献策,当好高参。
研学团成员充分肯定了应县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和应县老区建设取得的成绩,清晰且深入地分析了目前红色研学旅行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并围绕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挖掘红色资源、推出精品红色文化研学景点以及发展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等展开了讨论,形成了许多前瞻性、战略性研学成果,提出了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务实管用的好想法、好建议、好思路,为应县发展红色旅游指点了方向。(应县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