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事
老区新事

水磨头村记忆

——走进平遥县水磨头老区村

红色山西网  2024-08-25  浏览:6189

传说,惠济河最早以前是惠济湖,水势浩大,水位很高。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经验积累,当地人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惠济河的上游建起了水磨,用木材制作的转动叶轮,利用水的冲力,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磨盘卧轮转动。这样取代了数百年来的人力、畜力推磨。这座水磨就位于村里,于是这个村便得名水磨头村。

微信图片_20240824162411.jpg水磨头老区村街景

明朝时期,由于税收过重、自然灾害等原因,民众生活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人口失衡问题,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于是由洪洞大槐树处向外移民,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移民运动。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有一张姓,兄弟三人,结伴而行,走在移民之列。他们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寻觅着他们理想中的去处,创建自己的美好家园。一日,他们看到一处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惠济河水,川流不息;巍巍群山,恰似巨龙。此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梁峁交错,沟畔坡洼,树木葱葱,溪水潺潺,是进山的必经之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没开,真乃风水宝地。于是张氏兄弟便决定在此驻足,修筑了“堡圈”高地定居,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斗转星移,繁衍生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推行黄册制度及完善地方机构,实行了“里甲制度”,当时全县在城内设十坊,城外四乡设三十个里,水磨头村编为长泰里五甲,隶属东南乡。

沧桑变迁随着这里水位下降,村子依势而下,兴建了“窑湾”,并向南北同时扩张,自北向南逐渐形成了“双磨上”“崖上”“上院”“窑湾”“南头”五段,东南高西北低,鳞次节比,呈现阶梯式状。整个村落由一条南北向的铺则底街贯通,东西向有窑湾堡巷、双磨上巷、天顺巷等。村里的崖上、上院、天顺堡、窑湾等地有四座门洞。元末明初先民修筑的原始群居“古堡圈”,分别是窑湾堡、崖上堡、村西寨岭目前有两处古堡圈遗址。

微信图片_20240824162422.jpg水磨头老区村街景

村落历史悠久,环境古朴风韵,文化底蕴深厚。村南有座坐东朝西的关帝庙,正殿三间,中间塑有关公神像,两边是握着大刀的周仓和捧着官印的关平。正殿北侧有棵粗壮的老槐树,解放初期老槐树被砍划做了铁道枕木。关帝庙对面是座中间高大两边偏小的一组八字形照壁,与照壁路。

中偏南窑湾有座坐东朝西的三皇庙,正殿三间三皇庙供奉的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 “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受到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崇敬和纪念。村里人对三皇非常虔诚,他们会带着孩子来这里祷告,祈求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没有生育的妇女也会到这里偷吃石榴花馍,以求生儿育女。

村中心铺则底路东有座坐北朝南的超,村里人也称财神。正殿是三间二层楼,上层供奉有财神爷下层是民国期间的村公所。朝山庙院的南面与朝山庙相对的是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木质结构绚丽多彩、风格独特,飞檐斗拱,梁雀替,屏风门,窗棂悬柱,处处体现着能工巧匠的才华和技艺戏台紧靠的是座坐北朝南的观音堂堂内塑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他们的坐骑青狮白象金毛吼。观音堂院内东面是牌厦,西面有四孔半窑洞。

村中偏北崖上洞上有座二郎庙,村里人也叫楼楼社。正殿三间塑有二郎神和他的哮天犬。解放初期,村委曾在这里办公。

微信图片_20240824162432.jpg作者梁大智(左四)实地考察

铺则底街也是通往沁源的官道,村正北官道有个门洞,门洞上有座坐北朝南的一间真武庙楼,庙内塑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龟、蛇二将、金童、玉女等从神。真武大帝仿佛守护整个村庄。

东南有座二郎山,山上有座石小庙,供奉着二郎神牌位,人们称之为山神庙,从事放羊、砍柴、采药、伐木人经常来这里祭拜,以求跑山平安。

村西有座寨岭山,半山腰有座涎水庙。传说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挑着一担水来到水磨头村西,呼喊着有人吗?能给点吃的吗?等了半天水磨村的人没有理会。白胡子老饿得流了一丝涎水,挑起水走到了西源祠村,这里的村民看见白胡子老人饿得走路都困难了,便拿出饭菜招待。老吃完饭高兴地把一担水泼在了西源祠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里马上成了一个湖,常年不断清水腾溢,人们把这湖称为神池。而在水磨头流下一丝涎水的地方,就只有一小股泉水流淌到了冬天就形成了一条条冰挂。水磨头村的人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村西修了涎水庙,供奉涎水爷。天旱时,村里就组织七个寡妇这里祈雨,她们用新笤帚打扫涎水庙,在庙里上香、敬酒,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涎水爷发慈悲下雨。据说有的时候还是很灵验的,祈雨的人还没有回到村里,就下起来了。

微信图片_20240824162442.jpg作者梁大智(左二)和村民座谈

东南有座宝塔山,村里人称之棒槌山,山上有座文峰塔原来是七层,后来坍塌成了四层。这座塔像一支笔,耸立在山顶。传说修建文峰塔时,每只山羊山上驮两块结果累死了许多山羊。宝塔山下有条石壁沟悬崖绝壁上冲出一条壕沟传说是王母娘娘小便冲成的。王母娘娘小便时被芦则草扎了一下,气得王母娘娘抓起芦则草咬了一口,至今这一带的芦则草上都有三个牙印。

村南关帝庙有座古老的石桥村里人说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精致的石桥有七米宽,八米长。据《水磨村重修石桥碑记》《水磨头村重修石壁沟通济桥碑志》两碑记载,东南崇岚叠嶂,西有惠济河流,清流激湍,山清水秀,可谓景色宜人。石桥的修缮,修补技术和材料的选择,从“卜吉鸠工”到“除旧石,筑新基”,“准其平直”到“灰泥砌缝”,基本延续了一百多年间的修建方式。资金投入,一直靠村人富绅捐资为主,而修建决策一般都由地方官吏介入,宗族代表士绅鼎力号召,集全村之力择吉日动工修建。

在石桥附近有座古茶坊,当年铺则底街正是商业通道,来来往往的马帮驼队都要经过这里,村里就设立了茶房,接待来往之客。这里是平遥商道的最后一站,往南翻过大山就是沁源。铺则底街两侧店铺林立,孙家开的达盛公,有张家开的泰和公,还有杂货铺、饼子铺、染坊、骡马店等。村里不少人在外经商,张治德曾是协同庆票号第五任大掌柜,孙家达盛公在东泉还开有酒厂。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古庙会,各地商贾云集,更是铺则底客户盈门,商务繁忙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忙活着准备招待客人,许多店铺摊点提前来占位置,小商贩担着八股绳货担一路风尘地涌入铺则底,牲口集上拴满了牛、驴、骡、马,牙行被买卖双方拉扯着、簇拥着,细心地看着牲口的毛片、穴位、蹄节,然后在买卖双方的衣襟下捏着码码。这边锣声嘡嘡地敲着,一圈人围着看耍猴,那边站着一堆人看变魔术。糖人人和糖棍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光,咚咚咚的拨浪鼓使劲地摇着……

村里张姓占75%左右,安姓占到15%左右,其余杂姓较少。村里曾经有四座祠堂,均在村中心。有张祠堂三座,分别属于三个张家支股另有一座孙氏祠堂

天顺堡有张姓兄弟文秀才两座。文秀才是座二进院,大门朝东南面台阶下有窑洞五,北面中间是砖雕二街门,两边有石狮二街门对面有座精致的砖雕照壁。二街门进里院,有正窑五,窑前有前檐东西厢房各三间。武秀才院在文秀才北面,是座四合院。大门在院落东南朝南开,院内正房五间,东房六间,西房三间,南房三间。武秀才张学圣(1835—1897),张氏二支股第十四世孙,自幼酷爱习武,喜好弄刀舞棒,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在当地带过不少徒弟,曾为县城商铺押送货物,充当保镖,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盛誉;咸丰八年1858年),在乡试中,考中武秀才,知县赠送牌匾嘉奖。

中心有张治德一套三进院。头院大门在院落东南朝南开,院内正房三间,西三间南房连大门五间。二院头院东,头院东北开有二院朝西大门内东有窑洞,南有四窑洞,西5间房,正面是二层楼房四间。三院在二院之北,二院东北留有通往三过厅三院内有正房五间,西房一间,东房三间。张治德(1836—1901),字馨斋,协同庆票号资深伙友,先后任兰州、北京、福州分号掌柜,为人豁达大度,善于交际,在任北京分号掌柜时,帮助旗人穆图善出任福州将军,为协同庆票号在福州、厦门开设分号铺平了道路,光绪十九年(1893),出任协同庆票号第五任大掌柜。

村里窑湾处有张开基二进院,大门朝南,南窑三孔,砖雕二街门进里院,正窑三孔,东西厢房各五孔窑洞。张开基曾当过村长,本家兄弟较多,号称十二。在朝山庙东院墙中嵌有《前村长张开基拍卖公产碑记》,讲述了一段有趣的历史:村中公产旧茶房,是为往来行旅不便之人提供饮茶、歇脚甚至夜宿之所。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村长张开基私自以两百多大洋卖给村内的孙姓,在其卸任之后的1936年,继任村长张汉琬,组织村人查清核实,立碑警示后人。

双磨上有张恭、张温兄弟的宅院,是坐东朝西的二进院。院内正房一间,西房三间,南房两间。高台阶二街门两侧有石狮,进二院正窑三孔,东窑五孔,南窑三孔张恭当过村长开有杂货铺张温医生。

在《民国十年水磨头村内主要公共财产一览表》记载学堂, 南窑湾内坐南朝北, 院内东北窑三孔,西窑五孔,南马棚三间;旧茶房,超山以北,有东窑三孔,北房三间。还记载着坡地、舍基、滩地、平地、三窑湾地、红阳角地、南阳坡地等的具体规模

从《公有财产碑记》可知至少在民国16年(1927)前,村中尚有公共财产若干,而且其地界、规模记录较为详细。在碑的落款处,记载村长张忠玉与两位副村长,八位闾长,而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闾,可知民国16年(1927年)的村落至少有200户人家。从上述两块碑记的文字记载,可以探知村落至少在民国年间,已经形成了固定期限4年的村长轮替的基层行政制度,具有较强的公共财产管理意识,村落自治会及行政自治程度是极高的。1927至1943年先后张忠玉、张开基、张汉琬、安廷等任村长,每人任职4年。

张忠玉(1860—1930),民国初年,任东泉联村村副,民国10年(1921)充任石壁沟修桥工程副总监督。1927年至1930年担任水磨头村村长。在任时曾为联村、水磨头村及村民做过很多好事,在老百姓心目中口碑极好,威信很高。后任村长张汉琬代表村人,书写“勤俭从公”牌匾赠送之,以示褒奖。张汉琬(1877—1941),字号壁人,师范毕业,1916年至1924年,在平遥县勤学所任职,曾担任过教师、所长。1936年至1940年,任水磨头村村长,任职期间,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曾为早任村长书匾褒奖,也因前任村长拍卖公产,树碑谴责,警示后人,开创了村级自治的先河。

民国期间,村里有票友晋剧团,主要演员有须张振芳、青衣张桂英、小旦张巧英、大黑张林义、黑张银胜、丑角张林知;文场有晋胡王良恭,武场有鼓师安锦文。主要演出《算粮《打金枝》《金水桥》《走雪山》等剧目。

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水磨头筐筐——有底底。”历史上水磨家家户户搞柳编他们山里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成箩筐等器具。当地人可以用这些箩筐木炭、麻儿等到城里去卖。

水磨头村是平遥县域内早期有党的足迹的村级之一,在东南堰一带享有一定的盛名。1942年正式成立了村党小组、抗日村组织,活动场所设在本村崖上,隶属设在梁村的五区领导,前后发展党员有张凝尧、张凝域、张凝铭、张凝元、张凝祥、张文秀、张德本、张凝垣、张谨、张衍俊、安定等10余人;民兵有张人文、张一智、张盛旺、张艮富、张衍海、张凝善、安国昌、张秉芳、张人武等10余人。村民抗战情绪高涨,纷纷送子参军,支持打击日本侵略者。据《平遥县志》记载,1937年间,张发秀、张增寿、杨林全参军抗战;相继张一礼、张凝秀、张人华、张达甫、靳广清、张秉芳、张书昌等参军卫国;张凝铭、张凝祥、张凝元、张凝域、安富英、杨淑贞等南下湖南、河南等地,支援全国解放。

村里党员、民兵在支部负责人张凝铭、抗日村长张文秀的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反蒋、反阎清算活动。先后护送省、地、县领导等赴沁源、武乡抗日根据地;担任太岳军分区、平遥县委、五区区委的通讯联络工作。其中年仅29岁的党员张凝尧,年仅22岁的民兵张艮富,以及张凝元、张德本的母亲被日军杀害。

战争年代,村党小组、抗日组织利用交通要塞,南通沁武、北达祁太交通便利之条件,秘密组织了地下运输队,为太岳根据地运送棉麻、粮油、药品、食盐、布匹等军需民用物资,利用本村特有的水磨,推米磨面深加工,再把米、面运输到根据地。当时运输队成员有张金、吉科日(张衍泰)、包龙则(杨逢时)、杨三林(杨应时)、记福则(张书福)、四儿则(张清贵)、梁留生(梁廷秀)、张艮信、骆驼三小(张居明)、安大则(安成富)等,为巩固根据地出力流汗,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军攻打原家庄时,水磨头村作为主战场之一,临时指挥部设在崖上堡的土窑洞,战地医院设在旧学校。八路军是晚上到达水磨头村的,老百姓早晨一开门,发现满村都是八路军。村里很快组织了担架队、救护队,救护伤员,掩埋烈士,积极支援攻打原家庄。临汾、晋中、太原解放等战役中,先后有张牛、张振国、孙仁、安牛、安国栋、安国樑、安国玺、张艮禄、张艮贵、张海生、张琏、孙谦、刘创玉、张居忠、张全生等20余人参加,为全国的解放贡献了力量。抗美援朝战争中,孙绪庆、安国奎、张克昌、张衍信等人远离故土,奔赴朝鲜,保家卫国。

水磨头村是革命老区,是我党我军堡垒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战时期攻打原家庄时的临时指挥部、战地医院、牺牲战士的墓地;战争时期平遥县公安科的居地、村党支部秘密活动室、秘密转运站、交通站;六十年代末挖筑的备战防空洞。在战争年代,水磨头曾有多少英雄儿女,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解放全民族贡献了力量。

如今走进水磨头村,村容整洁,村貌靓丽,生态和谐,情趣盎然。古色古香的铺则底街一条溪水潺潺流过,古戏台、财神楼、超山庙、观音堂等古建筑群融为一体。水磨头村犹如宝塔山下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放射着老区振兴的光芒。山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宣传部部长 梁大智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