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抗日根据地
红色山西网 2024-08-29 浏览:9697
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一二0师主力挺进抗日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
到1938年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
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事件经过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率部开赴晋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太原作战,第120师在雁北的井坪、平鲁、雁门关等地连续打击日军,并组织地方工作团深入各县,协同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动群众,改造旧政权。
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组成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不久改称晋西北区委),赵林任书记,罗贵波任副书记;11月,又组成绥远(今内蒙古中部)省委,白如冰任书记(不久改称绥远区委),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至1937年底,第120师在以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暂编第1师师长续范亭为主任的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的配合下,在晋西北的14个县内组织起游击队和脱产民兵、自卫队1.1万余人,第120师亦由东渡时的8000余人至翌年1月发展到2.5万余人,开辟了以管涔山为中心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2~4月,日伪军1万余人对晋西北发动首次围攻,国民党军未作有效抵抗即行撤退。第120师奋起反击,连续收复7座县城,保卫并扩大了根据地。
8月,第120师大青山支队2000余人挺进绥远,于当年冬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与敌后战场联系的通道,与晋察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鼎足而立。
1938年12月~1939年1月,第120师主力开赴冀中地区作战。至1940年1月,留在晋西北地区的第120师第358旅和驻晋西北的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第4纵队、暂编第1师、由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改编的工卫旅等部协同作战,多次粉碎日军进攻,并打退了阎锡山部旧军制造的十二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保卫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第120师和中共晋西北区委,成立以贺龙为书记的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同时,晋西北和晋西南两个区党委合并组成中共晋西区委,以林枫为书记,赵林为副书记,统一领导晋西北和晋西南以及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
2月初,第120师主力由晋察冀边区回到晋西北。与此同时,晋西北成立行政主任公署(后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辖第2、第3、第4、第8专员公署,相继建立晋西抗日武装自卫队总队和临时参议会等,并教导工人、农民、妇女、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创办了区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和区文协分会主办的《西北文艺》等报刊。
2月下旬,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同阎锡山谈判,解决新旧军冲突问题,并达成协议,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公路为界,路南为旧军活动区域。4月,中共绥远和雁北地区的组织合并组成中共晋绥区委,白如冰任书记(后高克林)。8月,大青山地区的抗日政权晋绥边区办事处(后改为绥察行政公署)成立,辖绥西、绥中、绥东三个专员公署和绥东游击区。同月,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参加百团大战,并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扫荡”。此时,抗日根据地面积已有23个完整县和34个县的部分地区,人口150万。
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贺龙、关向应分别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续范亭任副司令员。统一了全区武装力量的指挥,加强了军事建设,推进了地方部队和人民武装的发展。至年底,根据地各县都发展了100~200名中共党员。
1941~1942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日伪军千人以上“扫荡”达19次,累计400余天。由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分割、封锁、“蚕食”和在“扫荡”中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1/3,人口减少2/3。
1942年9月,建立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向应任书记(由副书记林枫代理);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贺龙任司令员(1943年冬吕正操接任),续范亭任副司令员。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抗日根据地实行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精兵简政,减租减息,自上而下实行“三三制”政权。同时,开展整风运动,在党政军民中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教育;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发展纺织业,基本解决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并且发展军工生产,至1942年底,生产步枪1700多支、机枪58挺、掷弹筒24具、手榴弹3.1万余枚。
自1943年起,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开始好转。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得到加强,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不断取得胜利。
至1943年底,抗日根据地军民挫败日伪军“扫荡”13次,攻克或挤走日伪军据点58处,收复大片国土。
1944年,抗日根据地军民抓住日军收缩兵力加强重点守备的有利时机,连续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拔除据点176处,解放人口40余万,切断离石至岚县、忻县(今忻州)至静乐、汾阳至离石和静乐至宁武的公路交通,迫使日伪军退守公路沿线的县、镇据点。1945年,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发起春、夏季攻势作战,打通了日伪军控制的离石至岚县、忻县至静乐、神池至五寨三条公路,收复沿线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和太原至汾阳公路附近的据点内。
从8月起,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全面反攻,地方党政干部和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同时,开展群众性参军参战运动,万余民兵组成参战队开赴前线。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进军,逼近归绥(今呼和浩特)、太原两城和平绥(今北京―包头)、同蒲铁路,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动猛烈进攻,解放城镇53座,夺取了晋绥边区抗战的最后胜利。八年全国抗战中,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2.8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7万余人,俘2万余人。部队由8200余人发展到4.5万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4万余人,民兵、自卫队发展到66万余人。根据地东起同蒲铁路和平绥铁路,西至黄河,南迄汾离公路,北到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之线,共有46县,面积33.1万余平方千米,人口达322万。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