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康家坪截击战:智勇全歼叛军的胜利之战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初现之际,华夏大地本应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蒋介石国民党却妄图窃取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胡宗南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从大后方西安渡过黄河,向我晋南解放区发起了大举进攻,战火再次被点燃,和平的希望似乎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彼时,原国民党起义部队雷文清驻扎在我根据地夏县韩家岭一带。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雷文清竟欲率部叛变,投降胡宗南。1946年8月17日,他派遣宋参谋长和一个营长,率领百余人护送其三十多位家属,企图向由中央军和阎锡山驻守的夏县城转移。
消息传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我太岳三军分区炸响。王墉司令员深知,绝不能让这股叛匪进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果断指令夏县县委和政府,务必在途中歼灭叛匪。
夏县县委和政府接到指令后,形势急迫,任务艰巨。县委书记王烱立刻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商量对策。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每个人的心都紧紧地揪在一起。王烱书记沉着冷静,和大家一起分析叛匪的动向。经过一番仔细的讨论和推敲,最终认定叛匪只有途经康家坪驻营,才能与山下联系进城。
方向明确了,任务也清晰了。王烱书记指派公安局副局长邢戈钊和公安队副队长郭彦泰二人,带领公安队前去剿灭叛匪。郭彦泰原是从陈赓部派下来充实地方武装、配合大部队作战行动的优秀人员,他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是此次行动的关键人物之一。
邢戈钊和郭彦泰带领着四十余名公安队员,从柴家坪出发,直奔康家坪。黄昏时分,他们赶到了康家坪的村外。从群众口中得知,叛匪刚进村不久,已在两座窑院六眼窑内住下。时间紧迫,战机稍纵即逝。郭彦泰迅速做出部署,派出战斗小组封堵叛匪逃跑和县城蒋、阎匪军前去支援接应的路线。又派一战斗小组暗暗地去占领敌住窑院顶上的制高点。一切准备就绪后,邢戈钊带领公安队员郭进元和谷仁五三人,悄悄地接近叛匪住地,进行侦察。
当他们三人走到窑院门外的大槐树下时,意外发生了。恰遇敌宋参谋长和那个营长带着一个护兵出来看地形布岗哨。狭路相逢勇者胜,邢戈钊当机立断,一摆头示意郭、谷二人一起迎上去。邢向敌参谋长打招呼说:“你们都住下了吧。”敌参谋长警惕性地反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邢态度淡定地回答:“我们是公安局的,今晚咱们就住在一起吧。”宋表情置疑,慢条斯理地拉长语调说:“可……以……吧。”话音刚落,邢戈钊这个大高个儿猛上前,抬起右胳膊将宋的头夹在他的胳肘窝里就往窑院拉。谷仁五眼明手快,迅速从腰间抽出原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过来的指挥刀,朝宋的脖子上砍去,干净利落地将宋撂倒在地,脖根上的鲜血直往外喷。那营长见势不妙,忙向谷仁五举枪。然而,板机还未扣响,郭进元一枪正中那营长要害处,当即毙命。那个护兵见状,像耗子一样嗖的一下窜回了窑院,不再出来。
此时,邢戈钊发出了信号弹,郭彦泰率领人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来。与窑内的匪徒经过一小阵的交火后,郭彦泰停了下来,决定进行政治攻势。他向窑内喊话:“你们放下武器,我们保障你们人身安全,要不就统统打死在窑内。”窑内群龙无首,叛匪们似是一群无头的苍蝇乱作一团,最终纷纷出来缴械投降。
战斗结束了,总计缴获步枪五十一支,手枪一支,美式手提斯五支,机枪两挺,手掷弹多枚,还有雷文清三姨大交出的一斤重的金佛爷和银元、钞票等物。被击毙的那个营长的太太也在其内,当了俘虏。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约半个小时。共打死打伤敌人十二人,俘虏一百二十人,而我公安队员无一人伤亡。康家坪截匪战,打得精彩漂亮,堪称一场完美的胜利之战。
这场战斗的胜利,离不开王墉司令员的果断决策,离不开夏县县委和政府的精心部署,更离不开邢戈钊、郭彦泰等公安队员们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高超战斗技巧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我解放区的安宁立下了赫赫战功。康家坪截匪战,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继续为正义和和平而奋斗。
作者:夏县老促会 张天存
责编:任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