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短剧游乡村 乡情绿缘
编 剧:柳文利 马新立
文字润色:景兴隆
指 定:“俊英腔”情景蒲剧或眉户剧
主要人物:
1. 段小明:26岁,1.75米个子,圆脸,皮肤黄中显白,大眼睛,浓眉毛,顺头,善谋略,肯出力。年轻有为的农村小伙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在大学生村官和村企业能人带动下,成为有机绿色产业种植带头人,用实际成果打消村民顾虑。
2. 朱大娘:段小明的母亲,53岁,长圆脸,个头高,肤色红里透白,壮实、勤劳、善良,但思想疑虑,担心有机农业种植投入大,风险高,害怕儿子赔钱费力,对新成果、新技术持担心态度 。
3. 张大爷:65岁,头发花白,朴实勤劳,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有机绿色农业种植充满担忧,害怕新技术带来经济损失,是村民中保守派的代表。但内心也渴望过上好日子,在看到实际成果后转变观念快。
4. 张小芳:25岁,瓜子脸,个头适中,肤色白嫩,性格温和,办事利索,观念时尚,打扮雅气朴素,是一名充满活力与理想的大学生村官。从城市来到农村,一心想改变传统农业效益差的现状,积极推动有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践行者。
5. 蔡大成:北燕村党支部书记,41岁,中等个头,说话爽快,办事干脆。一心为村民谋福祉,坚定支持大学生村官和村企业能人发展有机绿色富硒农业产业,在推广过程中协调各方关系,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6. 赵旗升:40岁左右,微胖,平头,小老板派头。村企业能人,头脑灵活,极具经济眼光,看到有机富硒农业的巨大商机,与张小芳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和技术,帮助村民共同致富,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7.老马:70岁左右,1.78米个头,脸偏黑,目有神,说话一语中的,办事不慌不急。中国农业区域发展与有机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乡村振兴专家团成员、农业专家、高级农艺师、中国式“有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成果集成和科技领军人。
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红色情怀与绿色情缘。党中央出台乡村振兴法规: 强调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乡村。农业农村部提出:良种、良法、良田、良械”。政策兴乡村,成果兴产业,知识兴经济,文化兴姻缘,健康兴孕育,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路径。
主题:(朗诵):新绛县北燕村农业全面振兴,尤其是有机绿色产业兴起、增效增收、乡风文明,展现了乡村大学生村官、村企业能人、村干部等多方力量,通过推广中国式“有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成果,克服重重困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彰显了乡村发展的新风貌与新情缘,诠释了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艰辛和辉煌。
朗诵:这是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它发生在新绛县革命老区的一个小山村——北张镇北燕村。在过去岁月里,这里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墨守常规,生活困苦。进入21世纪初,仍有不少年轻人说不起媳妇,盖不起新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时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因地制宜,制定蓝图,作出规划,在乡村推广新技术,开展一域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有机设施农业,向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官,实行包联工程。几年后,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段春龙、朱梅一家人6亩小麦亩产达795公斤、玉米亩产达1170公斤,老段被邀请到外地当技术指导员、年收入十多万元,三个1.2亩大的蔬菜棚年亩产七八万斤,收入48万多元,用技术成果带动了农业丰收,农民致富,乡村振兴。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竖起大拇指说,这都是活菩萨给咱带来的好生活。
场次:
第一幕:初到北燕
时间:某日上午
地点:北燕村口、村委会门口
场景:阳光明媚,几位村民在村委会院子里闲聊。
剧情:
张小芳背着行李,满怀憧憬地来到北燕村,与正在闲聊的村民打招呼,村民们对这个从城里来的大学生村官充满好奇。张小芳见到蔡大成书记后热情握手。
唱:听党话,跟党走,乡村振兴。
学前辈,凝精神,红色传承。
绛州人,抗日队,专杀头目。
华灵庙,敌我悬,“活弹”侍候。
卫金柱,性格强,刀下逃生。
马兴旺,实难缠,杀敌六百。
英烈们,为了咱,献身热土。
我们要,投身到,千万工程。
离校园,到乡村,立志奉献。
学科技,研栽培,不畏艰难。
绿色业,潜力大,前景广宽。
传方法,改传统,梦想成真。
盼村民,能致富,生活改观。
为乡亲,谋幸福,坚守田园。
蔡大成书记手攥拳头,表示全力支持。
张大爷、朱大娘等人指指点点,交头接耳,面露难色,觉得不靠谱。
张小芳:(欢快地唱)乡村振兴号角响,顶层设计绘新标。红志满怀别故土,绿业北燕逐梦想。村村发力千帆竞,产业繁荣富路广。情系沃土初心坚,有机田园芬芳染。
蔡大成:(坚定地唱)小芳姑娘志气昂,推广技术我来帮。棚里能种富硒菜,健康实惠家兴旺。乡村振兴心头装,携手并肩向前冲。生态宜居环境美,日子红火万事兴。
张大爷说:一个小女娃子家说什么有(鸡)无(鸡),鸡有公母,难道肥料还分公母?
蔡大成(白):瞎咧咧什么,人家是帮咱发展有机农业呢!
张大爷唱:有机农业咱不懂,老辈旧法我可通,好种不如撅下肥,种地全靠粪当家,五谷香全凭一股臭,守猪圈怕走了粪,搅弄粪水湿衣裳。老伴一旁常念叨,粪肥比粮还当心,滋养田沃满粮仓。
在旁边的另一位大爷接着说:公社改使化肥后,望着尿素我心忧,白似烟面价又贵,撒入田中能丰收?化肥农业那会子 ,庄稼增产了一阵子。再用不仅没有那劲子,投入大来坏底子。地底子,粮底子,人身是底子,弄坏了生存老根子。庄户人家干瞪眼,眉头蹙得都不展。看来不改不行唠。
张大爷说:“现在又来了有机绿色怪名子,弄得咱老粗儿昏头转向,我才不信哩!”
接着,蔡大成走过来,对朱大娘说:“朱大娘,今儿上午你就回去准备一下,让小芳姑娘到你家吃个饭”。“嗯——”
朱大娘愉快的答应。朱大娘(面带笑容地唱):俺就回家拿铲铲,挖菜菜,和面面,饽煊煊,再烧两碗甜汤圆”。
朱大娘又自言自语地说:“城里人吃喝标准高,不晓得能不能吃惯咱村壕里这家常饭呀,哈哈哈……”
第二幕:拉扯家常
时间:中午时分
地点:朱大娘家
朱大娘上场: 从屋里走出,手里拿着苜蓿菜,边拣菜边唱道:改革风,吹万家,日子好了肚儿饱。身儿暖,事不少,仍有心事我煎熬。儿成亲,寻媳妇,彩礼天价。老汉病,药费高,钱从哪拿。要办事,家缺钱,急难愁盼还真让我难过关。
这时,张小芳进来了,亲切地叫了一声:“大娘好,打搅你啦”。
朱大娘:“那里、那里,我这个土坯屋,只要你不嫌弃就是了。”
张小芳赶忙上前,帮助朱大娘拣菜。朱大娘与张小芳两人边干边聊。张小芳:土坯房好,冬暖夏凉,利于人健康,家里几口人?“
就三口,我和儿子段小明,老伴病了好多年,医院跑遍了,钱也花光了,人也塌架了,现在好一点,还在住院哩,不是牙这医保政策,早就瞪眼走了。”朱大娘说着说着就伤心的流下了眼泪。张小芳听着,心里也很难过。
缓了一会儿,小芳问:“你儿子是干什么工作的?”
朱大娘唱:不肖儿,莫再提,爱彻博,不停点,眼比天高,手比糠轻,一事难成。旧棚改,大棚建,折腾种菜,我看他,这营生,难免灾祸。正说着,段小明回来了。听着妈说他,就喊着说:“妈,你说啥呀,我是在干正事呢。”
“听大娘说,你正搞大棚菜,有人指导吗?”小芳问。
“还没人指导,只听说县上镇上都支持哩。”小明答道。说着说着,朱大娘把饭菜端上来,照呼小芳快吃。(三个人吃着饭唠嗑着)
张小芳(高兴地唱着):农家饭菜香,吃着心舒畅。小明种棚菜,是个好方向。我要想办法,帮他上征程。
第三幕:合作洽谈
时间:下午
地点:村企业办公室
朗诵:张小芳找到赵旗升,向他阐述了有机绿色富硒农业的前景和规划,又讲了敢想敢干的段小明,帮助段小明实施鸟翼形大跨度半地下日光温室工程。赵旗升被打动,决定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出力促成功。
张小芳:(唱)有机市场潜力大,富硒功能方向明。携手合作力量强,共筑乡村振兴梦。有机市场潜力广,绿色健康是趋向。携手合作力量强,齐圆乡村振兴梦。
赵旗升:(唱)你这思路有灵光,商机无限有光芒。我愿出钱出力量,一起拼搏富家乡。
张小芳又找到段小明,鼓励他坚定信心说:有村企业家赵旗升和大家支持,一定会获得成功。
段小明心花怒放,撸起袖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决心大干一场。
接着,段小明(唱):选良地,搭暖棚,志在胸间,大棚里,展身手,描绘新篇。寒冬时,地温稳,十度不寒,四角处,阳光足,生机盎然。好日子,往上看,就在眼前。
村支部书记蔡大成来到村企业办公室,看到大家高兴的样子,就大手一挥,唱:苦学技术建大棚,立志创新把业兴。建立有机合作社,坚信摆步进康庄!
第四幕:动员受阻
时间:几天后
地点:村文化广场
情景(朗诵):蔡大成、 张小芳、赵旗升一起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为了动员大家加入有机农业合作社,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有机绿色农业知识。
张小芳唱:中央精神要照办,化肥农药要精算。过量使用环境染,氨气冲天空中展。土壤板结苗难缓,酸碱失衡地力减。科学施用规律循,绿色农耕保良田。
张大爷等村民纷纷提出质疑。一位老农站起来,一脸怨气地唱:挑畜粪,累弯腰,肩头磨茧。半筐肥,当珍宝,谁要都烦。扛化肥,哼小调,自觉手高。作物焦,像烟薰,婆娘吵翻。新肥料,三合一,心忧如捣。成本高,浪费多,结果难料。
只有段小明一人站起来(唱):我先迈步冲在前,获利大家跟着干。倘若此事赔了钱,我不推诿一人担。
有几个老农小声议论说,这小子干啥都不成,今天又显能,看他倒霉着。
村民甲:(唱)建棚花了一不塌,生产成本也不低,销路茫茫无头绪,一年血本易成泥。
村民乙:(唱)传统耕作利虽微,胜在安稳少忧危。新招风险确实大,实在不敢风口立。
蔡大成看到这种场面,也无奈的摸着头,自言自语道:要想干点事,还真难呀!是我们急了些吗?
张小芳则笑着问大家:吼雷火闪好吗?狂风暴雨好吗?有人说不好!有人摸着脑壳,无言对答。
张小芳解释唱:世间事,量好坏,全在办法。电光闪,虽有灾,却有妙哉。雷声响,落地肥,成千上万。一平方,碳氮氧,十吨上下。算一下,一亩地,六千多吨。碳能菌,入田间,日夜交换。千米云,似宝藏,营养无限。二氧化碳哈、氮呀、氢呀、氧啊的!统统免费供咱。雷声响,麦堆堆,老人传言。兆丰年,天帮忙,实靠科技。赐肥吧,老天爷,菌到肥来!
“哎呀妈呀!今天这女子讲的让我懂得这么多道道。”一个村民这样调侃着,几个村民点头笑着。会场上的气氛有点活跃了。
“哎呀妈呀!今天这女子讲的让我懂得这么多道道。”张小芳接着又唱:撒碳铵,氨味扬,养分失散。施磷肥,会失酸,土板苗僵。施化肥,喷农药,庄稼遭殃。害人体,“三高”缠,痛苦难言。难生娃,怨媳妇,鬼吵龟闹!有机肥,碳能菌,地沃藏粮。天然钾,诱增光,风味四溢。妙方来,粪养菌,菌吸气肥。黄金配,省力气,增产优质。病虫少,残毒消,一茬达标,人吃了,保健康,生娃一堆。
一位老农说:看来,化肥不能用啦,碳能菌肥比农家肥更好使了。
这时,会场上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村民一片议论声。
蔡大成这时也缓过劲来,大声说:搞个示范田,到时都看看,不讲空话,年底兑现。
段小明回到家里。
张小芳、蔡大成、赵旗升也跟着来了。朱大娘:(无奈地唱)吾儿切莫再犯傻,为娘心忧乱如麻。唯愿平安财路顺,莫让牵挂伴年华。
张小芳:(鼓励地唱)小明哥,放宽心,莫要惊怕。技和钱,都不愁,全帮你啦!大胆闯,往前冲,志向远大。迎朝阳,战风浪,绽放芳华。
段小明(坚定地唱):娘的心,很宽广,能装大船。新机遇,眼前现,恰似朝霞。搞有机,种绿菜,决心已下。挥汗水,创辉煌,不负韶华。
朱大娘忽然听到儿子在大伙面前,对自己的表扬认可后,心里美滋滋的,疑虑也开解了好多。
蔡大成、赵旗升握住段小明的手,张小芳扶着朱大娘的胳膊,最终决定段小明建棚种植日光温室,作示范样板田。
第五幕:产业引领
时间:又过了几天
地点:示范田
场景(朗诵):连续数月,蔡书记、小李和赵总邀请的县上知名农业专家老马,一起来到段小明选好的田地里。从建棚、整地、选种到育苗、种植、施肥层层把关,精细管理,从测温度、测湿度到幼苗管理、成苗喷施有机肥,就像抚养婴儿一样周到细微。
进入冬季,棚里的西红柿硕果累累,获得丰收。一年下来,小明和他妈笑得合不上嘴。一村民跑到小明家问:听说你家发财了,倒底挣了多少钱?
朱大娘:我是个实手人,不会说慌话,3个棚,西红柿续种丝瓜,一年两茬,一棚产果菜七八万斤,卖的钱咱做梦都不敢想……正说看,蔡大成书记也来了,赶紧插话问:能卖十几万?
朱大娘:(伸出四个手指头,又展了两个八字指头)这个数!
蔡大成:四万?
朱大娘:(摇头)你再猜!蔡大成:总不会是四十万吧?
朱大娘:哈哈哈……大成,你猜对了,还差一点,四十八万哪!那个村民惊奇地张大嘴巴,流出了口水!
蔡大成:一年赚的钱就能买一个单元楼,真是不敢想呀!段小明、张小芳、赵旗升一起上场。
段小明(唱):大成叔啊来得巧,此番援助恩难消。若无你们齐相助,哪得今日喜眉梢。村人曾笑我痴傻,如今名声四方飘。每日常有人请教,我的粉丝多炸了。
朱大娘:我儿光彩啦!
赵旗升:如今技术值钱啦,好多姑娘都追哩!接着赵旗升又唱起来:大棚菜,绿满田,收成使人笑开颜。一车车,往外搬,钞票如水往家灌。
张小芳接着也欢快地跳着唱着:有机肥,碳能菌,搭配精妙。调土壤,养菜蔬,品质超高。你一尝,我一品,鲜爽美妙。好日子,健康年,就在今朝!
这时,小明家挤满了很多人。原来那位怕上当的老农羞愧地说,原想着,咱这老胳膊老腿折腾不起,风险太大我不敢干,拖了我儿子的后腿,现在我服气了!
蔡大成:(唱)众乡亲们莫心悬,且往示范田里看。苗壮果丰惹人羡,订单早已全定完。
一村民:(唱)看来这娃没瞎干,成果亮眼无欺瞒。跟着小伙谋财路,入社齐心把梦圆。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非常热闹。
第六幕:危机降临
时间:几个月后
地点:有机农田
场景(朗诵):正当农作物即将成熟的,田野里的有机蔬菜大棚,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大棚内部分蔬菜叶蔓受灾。大家都慌了手脚,不知怎么处理。小李和赵总联系专家,寻求解决办法。蔡大成:还是去找县上老马,他可是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给他牵头的国家领先科技成果获得者,受过国家表彰的。
场景:前往县城和其他乡镇找老马的路上,四处奔波。张小芳、赵旗升坐在车上,满脸疲惫,但眼神坚定。
张小芳:(坚定地唱)风里来,雨里去,寻找专家不放弃。为了村民好生计,再苦再累也愿意。
赵旗升:(感慨地唱)一路奔波不停息,只为找到好主意。绿色农业要崛起,再难也要创奇迹。
段小明(唱):小芳、马专家,都有新妙法。讲化肥,道弊端,前景堪察。毁土壤,伤功能,地力变差。微生物,难生存,生态乱杂。新名词,固氨酶,氨酸强大。再生产,效果好,人人赞夸。化学药,污染重,危害极大。伤水土,污空气,产品垃塌。损健康,致疾病,隐患如麻。“三高”症,癌细胞,让人惊怕!
老马一下车,就来到蔬菜田,仔细观察后,说:“大风不可怕,刮坏的大棚修整一下就是了。主要是赶紧治疗叶秆害。”
老马接着说:先遮阳降温,防日晒温高叶子展不开,待茎杆叶子抬头后,开中缝排湿气,西红柿在干燥环境下,易授粉坐果,易着色膨大,深根长果实,浅根长叶蔓,控蔓促根深产量大,叶小节短结果繁,之后喷些碳能菌防病虫害,今年就保丰收啦。
蔡大成问:什么叫碳能菌?
老马唱:忆往昔,农家汉,粪肥为大。到后来,化肥兴,时代反差。逢今朝,有机潮,机遇当下。抓关键,重土壤,要点需察。土为本,根所扎,庄稼之厦。壤孕命,蕴生机,活力勃发。有机肥,配益菌,绝佳相搭。吸碳气,保有机,功能互加。深扎根,一米下,高产必达。五要素,作物用,妙处绝佳。防病害,产绿品,众人皆夸。农业部,林业部,军供选它。摘下果,四十天,鲜味不差。销香港,价翻番,三四倍价。咱庄稼,创奇迹,美梦生花!
蔡大成:哎呀呀,你说的这一串串道理,都让我听迷了,咱种了半辈子庄稼,才听出个味道啦。
张小芳、赵旗升等人听了马专家的一席讲课,都佩服极了。
老马接着唱:再讲一宝它是啥?功能之硒功能佳。人身缺硒体易垮,“三高”隐患常萌发。有机富硒相携洽,康泰欢愉绽芳华!大家越听心里越展也。
(集体唱词)
困难面前莫低头,定有办法来解答。专家帮忙把策献,定保菜田收益添。闯过就是艳阳天,金秋时节庆丰年。
第七幕:丰收致富
场景:北燕村的广场上,摆满了丰收的西红柿、丝瓜等有机蔬菜,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剧情(朗诵):在专家的指导下,段小明的大棚蔬菜成功战胜病虫害,迎来大丰收。有机蔬菜品质优良,很快销售一空,段小明的三个1.2亩大棚年收益达到48余万元。小麦亩产795公斤,玉米亩产1170公斤,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张大爷等许多村民纷纷主动要求加入有机农业合作社,北燕村的有机农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全体村民:(欢快地唱)丰收喜悦满村欢,有机蔬菜美名扬。感谢小芳和赵总,带领我们跨富康。
张小芳:(欣慰地唱)看到大家喜洋洋,所有付出没白忙。不负党的好领导,乡村振兴路广盛。赵旗升:(自豪地唱)千万工程力量强,北燕村里焕新妆。有机农业大起航,幸福生活万年长。这时,蔡大成跑到朱大娘跟前说:小明的对象有着落了。
朱大娘:(急切地问)啊!快说说是谁家的姑娘?
蔡大成:(开玩笑地说)还是三狗家的闺女。
朱大娘:(一下子拉黑了脸)坚决不行,三狗他人品不端,过去小看咱,现在是见我家有钱了!三狗他后悔也不行!
小明也跑过来对大家说:“今天说媳妇,咱还得挑三拣四哩”,并揣了揣母亲的胳膊说“娘,咱家再不理会他家了!”大家都笑了。
蔡大成、赵旗升又说起张小芳要有走的事。小芳来村里就快两年了,要撤点啦。朱大娘和小明听说后,都啥不得让她走。
朱大娘抱住小芳:闺女,这些日子,咱越走越近,越过越亲,进了一个门,成了一家人,你就留下来陪着大娘吧!
张小芳:(激动地叫)大娘!接着唱:好大娘,泪盈眶,话儿慢讲。那件事,记心间,永不能忘。重感冒,烧不退,两日时光。您煎药,您煮饭,守护身旁。一勺药,一口饭,细心喂养。这份情,比海深,永记肝肠!
朱大娘:好闺女!唱:老百姓,心中秤,明察如皎。手里尺,量分寸,不差分毫。您把那,群众事,常挂心巢。俺家事,肩上挑,不辞辛劳。左来称,右去量,件件都好。好闺女,成色足,人人颂耀!
蔡大成:小芳,咱村里远景规划刚起步,大叔也离不开你这个小诸葛亮呀!
张小芳:我请示一下县上(拨电话),小芳没说几句话,蔡大成就接过手机:是卫局长吧,你让小芳再留下来,我们村离不开她,老百姓也舍不得她走呀……段小明:卫局长同意啦?
张小芳:(百感交集)大叔、大娘,难得你们这么热情,我不走啦!唱:红色精神装胸间,绿色产业认可干,如意郎君心有盼,赤诚相待结善缘。爱情不用钱交易,联姻树立好风范。彩礼挖坑自己填,光景过好要盘算。沾前顾后争厚礼,死要面子活受罪,斩断旧习大爱显,扎根沃野福无边。
朱大娘:(抹了一把老泪,一下子抱住小芳)我的好女儿!唱:一把热泪抱娇娃,有机种菜把财发。幸得贤媳进家门,喜讯传至病榻下。老伴闻听喜若狂,翻身而起病消煞。日子红火节节旺,幸福光景人人夸。
蔡大成:(站在台上,大声说)各位书记、各位老乡:北燕村里看近年,乡情绿缘谱新篇。朱宅今朝三大喜,小明丰产名远传。清华编就致富典,视频播向天地间。又获县上嘉荣誉,振兴青年树标杆。更喜小芳成双对,携手共把蓝图展。城市姑娘志高远,扎根乡村心也坚。发展有机寻富路,绿色技术广相传。富硒产品价珍贵,能防“三高"与病顽。此乃为民大好事,桩桩件件暖心田。众人皆把科技玩,发财致富梦儿圆。高楼座座平地起,娶妻生子福绵绵。一代更比一代强,欢声笑语乐无边!
全场掌声雷动,村子一片欢腾,热闹非凡。在村广场的一角,还出现了祖孙三代辩论的事儿哩:孙子是个农大毕业生,指着爷爷说:现在讲究土壤配方,你知道配方吗?
爷爷把大腿一拍,你懂个啥?当年你太爷用草木灰种的西瓜,比现在的“甜蜜蜜”甜得多哩!爸爸端着手机要刷直播:拉倒吧!我小时候带你撒肥料,熏得咳嗽了三天。现在这生物菌剂,闻着跟酸奶似的味道……孙子叹气:你、你二老这是“农家肥派”和“化肥派”在线battle(斗争、战争之意),我这有机农业调解员难当啊!
全体村民:(唱)北燕村里喜丰年,有机农业展新颜。汗水换来粮菜甜,富硒产品效能全。干群勠力同追梦,日子幸福似火燃。
剧场背景展现:农村欣欣向荣,青山绿水,大棚一座座,田园绿一片,两层楼房林立,道路平坦,花木争艳。
男女伴舞,播放录音,
齐唱:紧跟核心奔航程,红色精神要传承,生态循环果溢馨,乡村振兴是希望,科技产业利无穷。
有机种植很是行,绿色功能展新颜,民生福祉节节攀,生态文明担使命!
剧终
作者:马新立,新绛县老促会会长,中国农业区域发展与有机农业专委会副主任,山西农民报乡村振兴专家团成员。出版过48部著作,发行量100余万册。柳文利,新绛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过3部著作。景兴隆,新绛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任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