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调查研究

    永和县老促会深入基层调研全县乡村振兴情况

    红色山西网  2025-09-11  浏览:3672

    日前,永和县老促会会长樊蒲霖带领班子成员及部分驻会委员深入桑壁、楼山、乾坤湾、望海寺等四个乡镇的12个村委,就全县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汇报、看资料、搞座谈以及进村入户实地查看的办法进行了事实求实的调研。通过调研,既看到了全县在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在乡村振兴中的普遍存在的难题和群众期盼,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图片1.png调研

    一、千万工程形成气候并取得实效

    调研组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每个乡镇都有示范,村村都进行集中整治。而且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可谓进度快、质量高。调研组在桑壁镇看到以桑壁古镇街道拓宽改造为示范,带动全镇10个行政村全部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在古镇3000米街道示范工程中,总投资960万元,已完成70%。首先对地下管网进行了科学铺设、对雨污分流进行了彻底改造。街道在原有基础上拓宽拉直,所有门店都进行统一规划和美容。街面双向车道、两边人行通道。太阳能街灯既美观又靓丽,过去那种蜘蛛网式的私拉乱接现象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将是风景秀丽、街面繁荣的景象,且农贸市场、老幼乐园、现代化信息服务场所一应俱全。

    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调研组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红彤彤的富士苹果,齐刷刷宽敞明亮的塑料大棚,生长茂盛或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药用酸枣。楼山乡有野生酸枣资源禀赋,又盘活赵家岭村退耕还林地和荒山荒坡资源,栽植药用酸枣3000亩,完成一产固投1033万元。近年来,各乡镇都在争取项目,竭尽全力实施农机化坡耕田改造,凡经改造过的基本农田土壤腐殖质增长,地块拓宽,外高里低,蓄水饱墒,且宜机械化耕作,是农民群众种植高粱和玉米的最佳良田。乾坤湾乡农民群众改造坡耕田的积极性很高,投入大产出也大,目前,在改造过的土地上苹果核桃已进入盛果期,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望海寺乡依据本乡实际大力整合村级资源,发展养羊产业,搞特色养殖,全乡发展养羊企业2个,养羊合作社10个,个户养羊户358户,全乡羊存栏量达到8.3万只。全力推动白湾只村红枣饲料加工厂建设,在养羊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上持续发力,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巩固衔接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动态监测防返贫,织密兜底保障网络。二是积极提供就业增收,拓宽群众致富路径。三是政策落实兜底线,织牢民生保障防线。调研组所到之处,所有乡村都积极落实教育“雨露计划”,帮扶贫困孩子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考上大学的贫困生给无利息贴息贷款解决学费和一次性生活补助2000元。所有监测户都落实了一人一档,享受国家政策医保,确保他们能看得起病。享受农村低保,确保有饭吃,有衣穿。目前,永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六类重点对象都实现了住房保障安全。

    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桑壁、楼山、乾坤湾、望海寺等四个乡镇都把创建和美化乡村作为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村内、院内、房内一体推进。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文明户、建设美丽庭院。落实“周晒、月比、季评、年奖”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集中抓好乡镇所在地,村委所在村,交通沿线、黄河岸边、红色村庄等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到了乡乡有示范点,村村有特色户。一乡比一乡美观,一村比一村好看,一户比一户有特色,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美丽乡村红色游,黄河岸边飞行游,农家乐园采摘游,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不菲收入。

    图片2.png座谈

    五、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也发现了全县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低,干旱缺水的问题仍未解决。靠天吃饭,十年九旱,仍是制约永和农村长足发展的根本问题。二是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障体系比较满意,但医保个人缴费持续增长,群众反映强烈。三是产业发展左右摇摆,传统产业红枣受到严峻考验,酸枣可否代替红枣,群众十分担忧。四是学生上学困难,主要是借读费一年四、五万元,压的群众喘不过气来。

    六、建议

    (一)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利用好黄河水资源、芝河水资源,大力实施农机化坡耕地改造,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群众增收。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减轻农村医保个人缴费额度。

    (三)大力发展公立初高中学校,减轻群众转学借读困难。(永和县老促会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