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清凉宜居 美丽绛县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绛县史称故绛,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太行之末、中条之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东部与翼城县毗连,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2018年,全县辖8镇2乡、189个行政村,总人口30余万。

绛县耕地面积4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6.37万亩,富硒土壤面积4万余亩,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农业基础良好,土地肥沃,特色突出,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是全国七大山楂生产基地第一县、山西省中药材富集县、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

绛县是尧王故里,晋之故都,周勃封地。因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设置“绛县”,绛县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县”。1950年,属运城专署。1954年,属晋南专署。1958年11月,绛县建制撤销,东部归翼城县,西部归闻喜县。1961年5月,县建制恢复,隶属晋南专署。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绛县属运城行政公署。2000年10月,运城撤地设市,绛县隶属运城市。

·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

绛县历史悠久。绛县是尧的故乡,“尧的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积高达500万平米的周家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大的人类聚集地。西周初年,境内建立倗国。后来晋国在此建都84年,留下了晋献公墓、晋文公墓、晋灵公墓、车厢城等众多遗迹。现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左传》中关于长寿“绛县老人”的记载,是先秦历史典籍中首次出现“县”这一名称,因此绛县有“天下第一县”之称。

· 文化灿烂 遗迹众多 ·

绛县是尧文化、龙舞文化、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和释迦牟尼独木雕像等人文景观,有沸泉龙岩洞、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绛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5处。2004年西周墓群的发掘揭开古倗国地理谜团,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辖区另有周家庄、韩庄等72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254处明清古民居,其中柴家坡古民居群被评为2010年“山西省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周家庄遗址位于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北,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总面积500余万平方米,包含仰韶中晚期、庙底沟二期、二里头期和二里岗期等多个时期的遗存,以龙山期聚落面积最大。发现的遗存、遗迹有灰坑、墓葬和壕沟等。遗物主要是陶器。1965年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阴寺位于绛县卫庄镇张上村,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金大定二十年(1180)、元大德元年(1297)以及明清时期都曾进行过大修。寺内存有最大的独木雕卧佛,是金大定二十年重修太阴寺、雕印《赵城金藏》时刻的一尊佛祖涅槃像,同时雕刻的还有三士佛像。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云宫位于绛县横水镇灌底堡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23平方米。据《闻喜县志》记载,创建于唐贞观八年(634),明嘉靖年间大修,清乾隆十年(1745)再次修葺。1984年由山西省古建研究所进行抢救性维修,2009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点修缮。原建筑规模宏大,有一门六殿,布局紧密,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戏台、献殿、三清殿、玉皇殿等。民国22年(1933)宫内建筑毁于火,现仅存元代建筑玉皇殿。殿内现存唐贞观八年元始天尊像碑一通。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封戏台又称泰山庙戏台,位于绛县安峪镇董封村中部,坐南向北,东西长32米,南北宽38米,占地面积1216平方米,属原黄飞虎庙(又叫泰山庙)中的一单体建筑,元代建筑风格,重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清嘉庆年间修葺。2001年山西省古建所曾落架大修。2010年山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再次维修。砖构台基,高0.9米,台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北倗国墓地位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这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第二个田园考古一等奖。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县文庙位于绛县县城,据清乾隆版《绛县志》和有关碑文记载,绛县文庙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元、明、清历代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扩建。原庙自南向北连续五进,分别建有棂星门、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过厅、戏台、献殿、大成殿、明伦堂、麟经楼、敬一亭、崇圣祠、射圃亭、文昌阁等。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庙宇南北长95米,东西宽44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风格,明伦堂为清代遗构。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观位于绛县陈村镇东荆下村,始建于元延祐七年(1320),占地面积大约1739.5平方米,建筑面积347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献殿、混元宝殿、配殿、东廊房。献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构架。混元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樊石牌坊位于绛县南樊镇西堡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是时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运同的贾宗洛奉旨旌表为其祖母诰封中宪大夫贾凝端、继妻李恭人所建的节孝牌坊。牌坊为石质仿木构结构,南北向,双面六柱五门三重檐,高12米,阔8.50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寺碑楼位于绛县横水镇乔寺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73),是周氏家族为资政大夫周万钟所建的功德碑楼。坐西朝东,单体建筑,平面长方形,碑楼石砌台基长17米,宽2.60米,高1.50米,楼身约高15米。楼身六间,单檐歇山顶。保存完整。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柳泰山庙位于绛县南樊镇南柳村西南约1000米处,坐北朝南,分布面积为7342.8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有正殿、道士房、后土殿、牛龙马王庙、阎王殿、虎头门、圣母殿、火神殿和娘娘殿。正殿脊刹1996年曾失盗,后被追回。南柳泰山庙是保存较完整的元、明、清古建筑群。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交通便利 生态秀美 ·

绛县已融入太原、西安、郑州三大省会城市“3小时经济圈”。航空运输方面,辖区周边300公里内有运城、西安、长治、洛阳、郑州五个机场,距最近的运城关公机场仅40分钟车程;铁路运输方面,西有同蒲铁路,北有侯月铁路,两条铁路在绛县均有支线和货运车站,乘大西高铁1小时可通达西安、太原;高速公路方面,闻垣高速公路贯穿辖区南部,东接二广高速公路,北端有晋侯高速公路,西部有大运高速公路;横贯绛县南北并连接晋侯高速与闻垣高速的一级公路已建成。

闻垣高速绛县段

绛县被中条山和绛山环抱,全境“七山二岭一分川”,70%面积是山区,山色奇峻、景色秀美、水丰林密,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山西省4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38.35%,远远高于全国的21.63%和山西省的14.12%。境内有涑水、浍水两大水系,河流总长度160余公里,有中小型水库14座,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着非常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是晋南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暑期最清凉的地方。

蝴蝶沟

绛北大峡谷

· 资源丰富 特产突出 ·

独特的土壤条件和山区小气候非常适合山楂、樱桃等特色农作物生长。绛县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山西省有1116种中药材资源,绛县已查明有600余种,其中有连翘、九节菖蒲、地黄等道地药材20余种,特有的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具有同样的功效,已通过了省食药部门的药理认证。经过多年发展,绛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山楂基地县,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种植基地、梅花鹿养殖基地、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山楂 绛县1987年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绛县10万亩山楂树遍布10个乡镇,形成大金星、敞口、大五棱、大棉球等多个优良品种,涌现出中杨、郑柴、槐泉、东吴等18个种植面积上千亩的山楂基地。产量达11万吨,产值可达2.2亿元。

大樱桃 绛县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特别是早春3、4月份气温回升快,有效积温高,被专家确定为樱桃栽培最佳区域, 以果个大、色泽艳丽、口感甜爽著名。年产优质大樱桃1万吨,产值2亿元,品种有红灯、美早、萨米脱、龙冠、布鲁克斯、先锋、拉宾斯等20余个。

连翘 山西省连翘的人工栽培研究始于1996年,试种于山西省药物培植场(绛县南樊),从2000年开始,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在绛县南峪、槐泉等地的丘陵宜林地种植连翘,绛县为连翘种植大县,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达1500吨以上。造林面积在1.5万亩以上,从而形成了连翘野生、野生人工抚育、人工栽培三大生产供应格局,确保了连翘用药供应安全。2018年绛县连翘获国家地理坐标认证。

黄芩 黄芩是山西省野生中药材中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靠野生资源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黄芩资源面临枯竭。绛县黄芩种植历史记录为1977年面积为3亩。20世纪80年代末本省开始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从2000年开始在绛县黄芩的种植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绛县黄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

柴胡 绛县为柴胡种植大县,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达500吨以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柴胡在山西省野生变家种植成功,2014年在山西省绛县建立了“国家北柴胡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绛县柴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绛县柴胡历来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有香气著称于世,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 宜居绛县 长寿之乡 ·

据《左传》记载,有关绛县长寿老人的资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长寿之乡,绛县实至名归。绛县有着优美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县域深居内陆山区,森林覆盖率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绛县境内富硒水果、蔬菜、米面、杂粮等广泛分布,加之清淡的饮食结构,悠闲的生活节奏,有利于身心健康,使得绛县自古人均预期寿命和长寿老人高出全国比例。

涑水大街

人民广场

近年来,绛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出“两乡五区”(全国樱桃之乡、绛老长寿之乡,省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新型能源集聚区、机械制造转型区、通航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区)发展思路,把建设省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作为推动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着力点,立足把绛县山楂、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39亿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614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990元,同比增长6.7%。财政总收入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绛县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8.4%;绛县经济开发区完成0.7亿元,同比增长14.4%)。

党的十九大以来,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山楂、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的美丽幸福绛县。(谢彦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