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人物

    新绛的“刘胡兰”白小女

    红色山西网  2025-02-22  浏览:5018

    刘胡兰,我省文水县一个15岁的女子,为了反压迫人,保国民利益,躺在锄刀下被坏人杀害。毛泽东主席为她提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今儿个要谝的是,咱新绛阳王镇革命老区裴社村的一位女子。

    “白”在字释中为洁净、原色,“小"系个低矮、瘦弱。白小女这个人呐,那可是响当当的,在咱新绛这一片儿,提起她的事儿,老辈子人都能给你唠上一箩筐,性别、年龄、性格,遭遇与刘胡兰相似。

    白小女1905年生在河南溏河县,(现为南阳市新店镇白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46年英勇就义。

    小时候,艰难的生活炼就了她的坚强性格,说,人在艰难中败下,叫软蛋、无能、白活与不车律;走出艰难就是勇士、英雄、成功与能延。

    白小女家里虽穷得只有门上挂的铃铛叮当响,缺吃少穿啥都没有,不拼命干活不行。

    她生性急烈,筋骨坚强,虽个头不高,但做事利索,就像那初生的牛犊,始终啥都不怕,豪爽又干练。打小就敢跟村里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娃子掰手腕,一点儿都不怵。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月里,她跟着爹娘起早贪黑在地里刨食,日子虽说苦,可她心里头那股子对生活的热乎劲儿,从来都是热气腾腾的,充盈丰盛的。对人对事一直是热热乎乎的豪放如一。

    眼瞅着女娃出落成大姑娘,模样俊俏,又有股子冲劲,这下可被村里姓赵的恶霸地主的儿子盯上了。那地主,黑心烂肺的,想着把白小女娶回家当儿媳,好给自己长面子。人有权有钱就变赖变坏,朝想夜思自己的好事。他一边打发媒婆提亲,以50块大洋和10亩良田重金说聘;一边派两个家丁吓唬白小女:如果不嫁给赵财主家,小心满门遭殃。

    白小女气得火冒三丈,把那些应聘东西全扔了出去,扯着嗓子喊:“骚胡圪羝坏种,我就是饿死,也不嫁给你的恶霸籽蛋子!”她爹娘吓得直哆嗦,劝她别得罪地主,暗地里又悄悄地把她许给了本村人品好、有手艺的王道全。这下可慈恼了赵地主,想歪点子整白小女一家人,三十六计走为上。不多久,白、王两家人就奇妙地消失在人间。

    1936年夏未初秋,老天不凑兴,连降暴雨,大地一片汪洋大海似的,田间庄稼颗粒无收,年景差得只有讨饭。

    白小女一家铁了心,挑担背筐逃出河南,来到山西裴社村,落脚在菩萨庙里,虽说没地没房,凭着手艺还算能过得去。

    到了裴社村,白小女就像找到了自己的根。这儿的乡亲们待人实诚善良,说话软曲好听,对她们这个外路人也不小看,还格外照顾。大伙说:“她爹妈,女子,就在这儿安心过吧,这里的人不会亏待你,不会欺负人。”白小女也不含糊,随即帮着乡亲们干活,挑水、种地、做饭,啥都干,真应了新绛人俗语“命薄一张纸,勤勤饿不死“,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一片,因为白小女天生干练,脸蛋火红,做事劲道,加之受过苦霆过恶的人,点量河南与山西两地的群人们,很有主见、胆子又大的定下来,就在这生活。1946年,赶走了小日本人在裴社村成立了农会,村里推选她当村农会妇救会主任。这一当,可就像一把火,把裴社村妇女们的热情全给点着了。

    那时候,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前方战士们在拼命打仗争地盘,夺吃的用的,后方的支援可不能少。

    白小女二话不说,组织起裴社村里20多名妇女,成立了一支“后勤娘子队”。她们没日没夜地做军鞋、缝军衣。那针,密密麻麻,比绣花还仔细,就盼着战士们穿上能舒服得劲的打坏人。白小女一边飞针走线,一边跟姐妹们念叨:“咱做的这些东西,可都是为了外保护咱的亲人们穿的呀,一定要做好呐!”

    在送军粮的时候,山路崎岖,又黑又陡,可白小女走在前面,挑着沉甸甸的扁担子,因有心劲,有责任,有体力,一步步踏实地走。有的妇女累得直喘气,她就鼓劲:“姐妹们,加把劲,战士们、男人们还想着,看到我们提心劲,吃到我们送的粮食添体力哩!”。

    除了做这些,她还组织担架队,运送枪支弹药,抬伤员。有一回,前线战况紧急,伤员一批接一批地抬下来,白小女和姐妹们忙得脚不沾地。不顾自己的疲惫,飞势亲自给伤员包扎伤口,端水喂饭,眼里满是心疼急为:“好小战士说:“孩子们,你们受苦了,好好养伤,咱等着你们再上战场打胜仗!”

    不光是支援前线,在村里,白小女还带着大伙锄汉奸、斗恶霸。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坏蛋,一见到白小女,吓得腿肚子直抽筋,打哆嗦。她站在台上,干脆利索的,义正言辞地揭露他们的罪行:“你们这些黑心肝的,欺负老百姓,今天就是你们的报应!”

    乡亲们在底下拍手叫好,心里头那口恶气总算出了。

    1946年夏天,阎匪二战区发疯似的到处抓捕农会干部。白小女因为太出名,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天夜里,敌人把裴社村围得水泄不通,挨家挨户搜查,就在天台寺战役打响前十天的68日,由于坏人告密,白小女被恶霸反动村长抓捕,把她带到室内审询,威逼利诱,迫她说出农会的秘密。白小女昂着头,眼睛里像要喷出火来,大骂敌寇:“你们这些狗东西,别做梦了!我就是死,也不会让你们得逞!”敌人,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对她严刑拷打,皮鞭抽在她身上,鲜血直流,她咬紧牙,一个字都没吐露。

    最后,敌人实在没办法,把她押到村子小东门外胡墼土坯边,白小女面无惧色,一边走,一边骂,那声音,在村子上空回荡。敌人颤抖着手,扣动扳机,白小女倒在血泊中,英勇赴死,那年她才41岁。

    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都哭成了泪人。他们偷偷把白小女的尸体埋了,心里头一直记着她的好。

    解放后的1983820日,上级确认她为革命烈士。白小女的故事,就像裴庄的一座丰碑名片,永远粘在咱老百姓的心里。逢年过节,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围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白小女的事儿,这故事,一辈传一辈,永远不会忘教育着下代人。

    作者:新绛县老促会 柳文利 马新立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