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故事

    难舍的红色情结

    ——武大疆寻访英烈路上的故事

    红色山西网  2025-04-01  浏览:4492

    他这种热爱红色革命历史的情怀特别让人感动,不辞辛苦,无怨无悔,甘愿奉献。这就是我今天的采访对象。

    微信图片_20250331233753.jpg

    寻访英烈的武大疆

    武大疆,又名武万生,中共党员,今年70岁,是英雄烈士马牡丹的故乡贺家庄村人。他不仅仅是被英雄马牡丹的事迹所感染,而且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受爷爷的革命思想教育。武大疆的爷爷和叔叔都是革命军人,爷爷1938年全然不顾妻儿老小,毅然决然奔赴延安,投身于抗日革命战争。十年杳无音讯,直到1948年才退伍回家。武大疆就是在爷爷的熏陶下度过了少年时代。1973年驿马高中毕业后,先后当过民办教师、当过柱濮人民公社的企业负责人、当过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当过孝义县残联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站长。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长者,说话干净利落,体态精神完全不像一个古稀之人。

    寻访在红军东征的路上

    在我面前桌子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书名是《毛泽东红军东征足迹与烽火岁月》,作者就是武大疆本人,他对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红军东征历史故事特别有兴趣。书中对于兑九峪战役有特别详细的叙述。他带着对毛泽东的敬仰,带着对红军革命战士的敬佩,车行15天,走遍了21036个村庄。碾转2000多公里,走访近60人次,收集、查阅、整理后,撰写出了26万余字的《毛泽东红军东征足迹与烽火岁月》内部研习资料汇编,受到了省、市党史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微信图片_20250331233800.jpg

    寻访路上

    武大疆邀请了毛泽东的侄女毛小青、侄子毛坚平来孝义调研重走红军的东征路,让其真正体会到了毛泽东的伟大和英明。两次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宣传部原领导、国家级知名党史军史高级专家王立华大校来孝义调研重走红军东征路、举办红军东征史讲座,并将毛泽东领导的中国红军东征的辉煌历史推上官方观察者网讲坛。2024年是红军东征胜利88周年,515日在孝中报告厅座无虚席,王立华大校的讲座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红军东征从1936220日至55日,历时75天,在山西50余个县留下了光辉足迹,其中几经孝义,特别是兑九峪战役,是毛泽东亲自指挥东征打响的最关键、最有影响的一战。在讲座中,王立华从红军东征历史坐标、伟大意义出发引入主题,讲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东征过程、意义、方法论和启迪等,并以毛泽东战略决策分析为重点,阐述了东征对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开辟华北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讲座上武大疆向团市委和孝义中学捐赠了自己编写的《毛泽东红军东征足迹与烽火岁月》一书。期间,还宣读了北京红色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毛泽东侄女毛小青为孝义举办纪念红军东征胜利88周年党史学习教育讲座的贺信。

    武大疆不遗余力地宣讲红军东征在山西乃至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功不可没,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

    奔波在为革命烈士寻亲的路上

    武大疆醉心于红色景点的旅游,他去过爷爷革命过的圣地延安,去过井冈山、南昌、长沙、韶山、板仓、红旗渠、大寨等红色革命旅游景点,走一处学习一处,走一路感动一路。他告诉我,纯粹的山水旅游景点从来不去观赏,一心扑在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遗迹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武大疆与为革命烈士寻亲结缘。2017年秋他参加了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临县郝家坡在省城举办的纪念毛岸英在郝家坡工作70周年、赴朝参战67周年活动后,第二年春天,武大疆便约汾阳好友李桂民,随毛主席侄女毛小青的北京红色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赴朝参访团去了朝鲜。他将毛岸英烈士墓前的魂土取回,在回国的太原火车站受到了省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临县组织了盛大的迎接毛岸英烈士魂土仪式。临县郝家坡出动了200人的乐队,3000多人的观众,场面特别的宏大壮观。毛岸英的魂土被安放在郝家坡其当年土改工作过的所在地。武大疆为临县人民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心愿。

    自此以后,武大疆便暗暗下决心:爷爷不管怎样幸运活着回来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血洒疆场,至今不能魂归故里,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未留下。我要将爷爷革命未尽的事业继承下去,让更多的革命烈士早日找到亲人”。

    2018年,有位河北籍志愿军烈士亲人徐忠珍发来信息,希望寻找安葬于朝鲜的吕梁籍志愿军烈士亲人。武大疆历经两个多月走访、借助网络平台、电话咨询找到了十余位烈士亲人,次年并有烈士周学仁侄子孝义西盘粮村的周波涛等家人随团赴朝祭奠了他们的亲人,与其他家人一样了却了七十年的心愿。

    “今日头条”发布了寻找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炮兵营营长孝义籍范冶平烈士亲人的消息后,武大疆立即寻找县志查阅,多方打听核实分析,查到孝义西泉镇王才堡村有革命烈士范治平,是否年代久远,档案书写有错,将“治”误写为“冶”字?经与烈士陵园核实,走访村上老人,确认是范治平烈士西泉王才堡村人,找到了烈士侄女和为烈士继承的外甥范永亮。王才堡村党支部十分重视,负责为范治平烈士修建了一处衣冠冢。择日,武大疆和村干部以及烈士家人奔赴安徽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将范治平烈士魂土取回,隆重举行了魂土安放仪式,并竖起了革命烈士范治平的纪念碑。

    武大疆的事迹被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得知以后,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寻亲山西公益中心“,任命武大疆为中心主任;他还担任了吕梁红色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孝义工作站站长、红军东征历史文化研学中心主任;成为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会员、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自此以后,武大疆更加名正言顺地投身于为革命烈士的寻亲公益事业当中。

    2021年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人民网发布寻找韩方移交中方志愿军烈士遗骸中王满有烈士亲人,武大疆出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即打开《中华英烈网》《抗美援朝网》一个个进行核实比对。发现全国同名同姓王满有仅两个人还都在山西,一位是忻州忻府区,一位是长治市襄垣县,核实忻府区王满有烈士牺牲时间、地点均与抗美援朝无关,那只有就是长治市襄垣县王满有了,牺牲失踪时间正值抗美援朝。当即他拨通襄垣县档案局电话,请求协查,果然回话王满有襄垣县东里村人。信息就是命令,第二天一早他一边通知长治工作站志愿者前往,自己也约朋友开车直奔东里村,一进村巧碰一位男子正是王满有烈士本家侄孙,现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德明,他对王满有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他说:“当年兄弟二人是争着去当兵,都牺牲在外,村里人和本家人都不知他们安葬哪里。父母过世后还都是集体安排人负责安葬的。现本县烈士陵园刻有他兄弟二人的名字:王满生、王满有。他们家现最近的亲叔伯孙王中华,在长治市某银行上班。”

    告别王德明书记,武大疆一行来到襄垣县革命烈士陵园,巧遇襄垣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武化成局长,在武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该烈士陵园,对王满有、王满生兄弟革命烈士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分别时武化成局长激动地对武大疆主任说:太感谢你们了,不是你们来我们还真不知道烈士遗骸中有王满有烈士。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个叫任书奎的烈士,当年的连长高晋文转业山西后一直在打听寻找任树奎烈士的家人,总想在他有生之年将牺牲的战友任树奎烈士的情况告知家人,七十余年了,高老一直保存着朝鲜战场的笔记本,记载着任树奎烈士的情况,武大疆主任安排晋中工作站志愿者先从近处着手,如查找不到再考虑安排大同工作站寻找,晋中站的志愿者几经周折往返平遥、介休,在介休的靳屯村找到了烈士亲弟弟一家人,这样烈士当年的老连长也找到了,还找到了烈士当年的高射炮助手四川籍唐洪章老人。烈士弟弟任树林患有脑梗行动不便,第二天武大疆带着康复助行器、礼品与晋中工作站志愿者来到烈士弟弟介休靳屯任树林家,对烈士任树奎情况进行了核实,武大疆随手拨通四川籍谭洪章老人的电话,唐老激动地说:“任树奎是当年高晋文连长特别关照的兵,他有文化,他们又是老乡”。因身体原因高晋文老人不能前来看望烈士家人,委托他女儿同行来完成了他的心愿。武大疆曾两次听孝义朋友讲汾阳熬坡村安葬有1945年护送南下干部、七大代表与日军作战牺牲的14位烈士,现在只有连长江西籍曹启洪烈士的家人被找到。武大疆约朋友开车亲临烈士陵园,并将一块块墓碑拍照,记下只有省县籍贯的14位烈士名字,其中陕西清涧县就有4位烈士安葬此地。该村干部讲,这烈士陵园是当年该部队启洪连文书,现已升任师部领导,带队野营拉练专程从河南来修建的。武大疆回家后,借助网络平台,全国志愿者群发布协助寻找。这一天终于收到陕西志愿者发来三位清涧籍烈士家人的信息,武大疆便与家人取得联系,几天后白金炳烈士之孙一家人驱车前来汾阳祭奠他的爷爷。武大疆主任协调汾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安排,烈士家人来到陵园一看到他爷爷墓碑便泣不成声,他说他的父亲现还健在,行动不便不能前来,他奶奶至爷爷牺牲后终身未嫁,现还孤身一人安葬,当年他父亲曾步行来汾阳找没找到,今天终于找到他的爷爷,完成了他们一家70多年的心愿,来年一定要让爷爷魂归故里与奶奶合葬。

    一天,忻州籍志愿军烈士的侄子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寻亲山西公益中心办公室”,一见武大疆便双膝下跪声称感谢,完成了他们家七十年来的心愿。

    一次,野营拉练的部队在公路上相遇武大疆等身着“中华英烈三晋公益寻亲”的中心志愿者团队,便齐刷刷地行了庄严的军礼。

    一次,在临汾参加纪念抗美援朝活动,两位老兵一席话深深感动着武大疆主任,“我们能活着回来就够幸运了,我们要给政府添麻烦就对不住我们死去的战友。”

    一次,在临县白文慰问抗美援朝烈士子女,烈士孙子说:“爷爷生前告我,不要找政府提要求,毛主席的儿子都牺牲了,我们的儿子还算什么?

    一次又一次烈士亲人的哭诉声;一幕又一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坚定了武大疆为革命烈士寻亲的坚强决心。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寻亲山西公益帮扶中心”团队成立五年多来,全省建立了九个寻亲工作联络站,吸收了八十余名志愿者。为抗美援朝、淮海战役、武乡战役、扶眉战役、太原解放战役以及辽宁、新疆、贵州等烈士革命烈士陵园寻找对接亲人600余例,慰问烈士亲人100余户。仅2024年太原解放75周年,武大疆主动请愿、中心各站响应,为牛驼寨、郑村、黄坡三陵园安葬的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省内外革命烈士寻找对接烈士亲人近200例,相当于三个陵园70余年寻找对接数。武大疆本人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寻找对接到的革命烈士亲人不下百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情怀?毋须置疑,正如武大疆常说的那样“人活着就要有价值有意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发扬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和人民做点有益的事”。

    (此稿刊登于2025年《孝义风采》第一期)

    作者:褚晨光孝义市老促会秘书长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