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财经 经典 服务 图片 视频 地市 调研 特产 公告 论坛
  • 手机版
  • 主页 > 地市 > 忻州 >

    【产业扶贫】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解析静乐“衡达涌金”的产业扶贫之道

    2019-02-14 10:56 山西农民报

            71岁的贫困户高拴娥算了一笔账,2016年她把三亩半地租给了合作社种植辣椒,地租出去后她又参加了合作社的培训和劳动,租地和务工两项共收入7800元,她家三口人人均纯收入2600元,这比她原来种玉米多收入5000多元。这两年收入增加了,孙子复学了,家里添置了一些家电,她也买了部手机。

           高拴娥,静乐县神峪沟乡张贵村农民,原本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她的这份亮眼脱贫“成绩单”,源于静乐县衡达涌金物流园区有限公司转型农业,实实在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探索与实践。

           将好项目落地乡村——引技术、搞示范、建基地

    创建于2014年的静乐县衡达涌金物流园区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从事选煤、建筑、物流等业务的新锐公司。2016年初,企业转型综改,进军农业领域,实施产业扶贫。

           立足贫困乡村土地资源丰富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举绿色旗、打特色牌、走精品路,公司很快选定了辣椒、黄芪、远志、党参、菊芋、速生竹柳等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引进标准化种植技术,一手搞示范和试验,一手打造联动贫困户脱贫的推广基地。辣椒基地一举成功入围 “2017年山西省5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菊芋基地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较大的生产种植基地之一。

            “农民习惯于吹糠见米,只有亲眼看到才会亲自参与。因此,实施产业扶贫,必须要做给农民看。”公司董事长郝效民自信地对记者说,目前公司已建立1万亩的辣椒种植基地,1.2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万亩的菊芋种植基地,基地作物亩均纯收入在1500-2000元。

           这些基地覆盖了静乐县的9个乡镇16个村庄,如燎原的星火,点燃了贫困户 “我能脱贫,我一定能脱贫”的信心。

           把贫困户集中起来——教着学、领着做、带着干

           在“衡达涌金”,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2017年基地两年累计流转农民土地2.6万亩,支付农民流转费1503万元。

           一旁的郝效民对记者说,现在基地内的土地流转户无需投资投劳,仅土地流转费就获得了相当于往年自家种地的收入。但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这不是“衡达涌金”的初衷。“衡达涌金”的真实想法就是想通过组织化的形式,把贫困户集中起来,教着学、领着做、带头干,既扶贫又扶志。

           “衡达涌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静乐县双路乡赵家沟村,是个典型的 “空壳村”“光棍村”,全村有贫困户76户156人。因地处丘陵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现常住人口仅13户26人。留守村民基本是老弱病残,种着百十亩“保命田”,撂荒梯田地达3000余亩。2017年4月,“衡达涌金”到该村实施产业扶贫后,精准对接贫困户44户136人,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实地指导,把村里的撂荒地全部复垦种上了菊芋,吸收80个农民返乡务农,往日萧条的村庄如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静乐县丰润镇丰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振耀,全家四口人,年收入不足1万元,六年前儿媳妇嫌家穷一走了之。2016年4月“衡达涌金”吸纳李振耀当上辣椒种植专业队队长,月工资2400元。工资加上出租4.5亩土地的收入,再加自家种地的收入,李振耀家当年人均收入达到9350元,一年就摘了贫困帽。

           致力于项目+企业,培育产业脱贫的“干细胞”,近两年来“衡达涌金”创造性地推出了“公司+联合社+基地+贫困户+科技研发+互联网”“专业队+雇工”“农民种地不花钱”等多种具有创造性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出了一批辣椒村、药材村、菊芋村。 仅2017年,公司就精准对接贫困户 560户1735人,雇用农村劳动力5.92万人次。

           为农产品打通销路——搭平台、建网络、拓市场

           扶贫的方式千千万,唯有产业扶贫才是根本。

           作为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能否做好自身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完善,事关能否稳定和长久带动“龙身”摆脱贫困的问题。

           在着力打造产业链前端生产体系的同时,“衡达涌金”还苦心开展了产业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等产业链中后端的建设。以产业为躯、以农民为本、以科技为魂,公司先后成立两个专业合作社,专门与农民对接;成立五个科技开发公司,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7个省级以上科研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物流公司和金大地网上商城,进行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我们的辣椒,与河北某专业出口公司合作,已成功打入了韩国市场;我们的菊芋将由江苏连云港某公司全部收购包销;我们的辣椒、菊芋、小杂粮等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已成功销往了上海、北京、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极大地提高了静乐农特产品的美誉度、影响力和附加值……”

           在金大地网上商城,颇有几分底气的郝效民对记者说:“因为有科技与销售做后盾,在我们的产业扶贫基地,参与农户平均年增加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现在我们正建设辣椒生产线、小杂粮加工线、10万亩黄芪产业园等,等这些孵化的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实施产业扶贫,持续不断地倾注责任与情怀,“衡达涌金”初步形成了电商和产业协同发展,生产与营销良性互助,资源与技术合理配套的格局,唱响了一出连农户、连科技、连市场的连环大戏。

    把企业的发展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让贫困户脱贫有依托、有奔头、有希望,“衡达涌金”书写了一个奇迹,且正书写更大的奇迹!(金建强)

    责任编辑:山西农民报
    首页 |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7072336号-3 Copyright © 2002-2019 PCMOBAN. 红色山西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中联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或纠正,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办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 稿件投递:1972035693@qq.com 执行总监:13720926860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值班总监:13301397777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