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调研 >

扶贫机制成常态八项建议促发展

2020-11-06 14:02 红色山西网
扶贫机制成常态八项建议促发展
——沁源县老促会对《革命老区攻坚脱贫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调研与建议
       沁源县老促会遵照省、市老促会安排,于8月13至14日在扶贫办、农业农林局、统计局等涉农单位配合下,赴李元镇和交口乡所辖9村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又深入农户核实调查,对革命老区攻坚脱贫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沁源县是革命老区,下辖6镇8乡254个行政村。通过产业带动、提供就业扶贫岗位、教育扶贫“手拉手”、兜底保障等措施,全县人均纯收入达标率、“两不愁三保障”到目前均达到了100%.剩余3户9人贫困人口于6月底顺利实现脱贫。同时高质量完成5086户11022人的脱贫巩固任务。该县建立完善防贫返贫预警机制,强化产业带贫益贫效果,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规范光伏扶贫运维管理收益分配,探索建立扶贫资产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各类问题整改,巩固提升取得新进展。创新实施“2514”攻坚行动,组建成立特色农业扶贫、文化和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林业生态建设扶贫、电商扶贫等25个专项行动工作组,抽调14名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脱贫攻坚特派员,充实到全县14个乡镇,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专报,督促指导协调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 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产业扶贫是重点
       产业扶贫是沁源县解决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重要举措。调查发现产业扶贫已纳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产业扶贫项目与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增多,工矿区进度快点,旅游区次之,农业区慢之。乡镇对于发展产业项目热情高涨,充满信心。
      近年来,沁源县委、县政府为改变县域经济一煤独大的格局,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持续探索高效农业、民俗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走发展产业、兴办企业之路,教育、引导、组织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解决相对贫困,促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一区六基地”建设为载体,全县培育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4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0. 6万亩,野生连翘面积50万亩;马铃薯种植4. 2万亩,培育原种基地0. 5万亩,一级种薯基地1. 5万亩。以特色养殖为主攻方向,扩大养殖规模,全县牛饲养量达1. 2万头、羊饲养量达15万只、猪饲养量达2万头、鸡饲养量达30万只,中蜂养殖企业28个,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强劲,形成了具有沁源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赤石桥乡箭杆村林溪中药材种植加工公司、韩洪乡程壁村连翘药茶加工厂等企业深挖当地山区、丘陵地带特有的沁党参、绵黄芪、黄芩、野生党参等资源,药材的种植、采集、收购、加工、销售,已形成“种植一加工一品牌创建”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的龙头项目之一。
       大力推广科技优势。一是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合作协议,优选了6个有机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式,加快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步伐。二是建立了中药材、马铃薯两个博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等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常年驻县开展技术指导。三是以打造“山西药茶”为中国第七大茶系为契机,通过与振东制药、山西中药材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重点研发党参茶、黄芪茶、连翘茶、菊花茶、蒲公英茶、酸枣茶、沙棘茶等茶品,培育了药茶加工企业5个,中药材烘干、切片、储藏等加工企业7个,初步形成了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四是与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签订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医药标准化产业、大数据管理、技术人才培养、道地药材基因图谱鉴定与保护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大力发展项目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沁源县树立“抓转型项目是第一要务”的导向,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把项目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 重点实施了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太岳金色豆豆腐竹加工、赤石桥万亩中药材加工、乾和源牧业十万只湖羊养殖、中蜂养殖、黑山羊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批农业项目,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建设热潮。同时培育出了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个、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5 个。通过龙头带动、企业引领,促进了农产品转化升级,形成了集农业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态农业示范、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新业态。
       大力激发产业活力。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制定出台了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沁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奖补办法》《沁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沁源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关于鼓励民宿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组织召开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座谈会,举办“沁才回巢”系列活动,吸引沁源籍毕业生、企业家、科技人才等沁商沁才回乡创业就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沁源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以强有力的政策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大力打造品牌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以来,沁源县依托“太行韵”“沁兰舒”“沁参源”“沁怡茗”等“沁源药茶”品牌,威胜军党参等沁源历史文化商标品牌、“太岳山马铃薯”商标地理标志品牌,着力打造了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和沁河镇韩洪沟村、灵空山镇黑峪村、景凤乡社科村等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力推进沁源连翘、沁源绵黄芪地理标志的认证, 开发药食同源产品20余种,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000余亩,建设灵芝、松茸等食用菌棚40座,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振兴,形成了集旅游观光、餐饮服务、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链,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发现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产业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产业基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种植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还不强、企业规模小、品牌名气小、精深加工度小。
       六点体会及建议
       一是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格局。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解决相对贫困的内生动力。鼓励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
脱贫致富,从而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沁源是农业小县,人均耕地最多3 亩,最少的人均0. 5亩,没有畜牧业支撑的农业,绝对不会形成产业,只有农林牧副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才是农村的发展出路。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只有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提高改良繁育水平,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才能有力地带动农户走向富裕生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
       三是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沁源县是畜牧大县,却没有饲料工业,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如果依托县粮食部门的的闲置国有资产,引进外资或整合煤炭企业的部分资金,充分利用好省城下沉干部中具有丰富工业经验的人才,重新建立股份制饲料工业。这样既可以制定奖售政策,促进畜业的发展,又可以和中峪粮站的储备粮一起保护粮价,进一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四是注重特色,开展“一县一品”“一乡一产”的农产品战略性生产建设。北半县以药材为主,南半县以粮为主,加强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以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绿色生态农产品,为绿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营销,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五是要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将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逐步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加大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供给,针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人群,因人施策,兜底补短,从根子上阻断贫困蔓延。延伸涉农保险覆盖面,在提质、增效、扩面上持续发力,从源头上提升农民家庭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六是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村集体经济落后,是贫困现状难以改变的首要原因。所以村民一定要擦亮眼睛,摒弃家族观念,选择有道德、有能力、有远见的人当领导,是村之福也。
       总之,革命老区攻坚脱贫后,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建立产业扶贫增收机制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是脱贫攻坚成功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引擎,应充分发挥好各部门优势,不断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长机制的措施,协同各方履行好产业扶贫的牵头责任,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路子,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持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才能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李琰宇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