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老区 > 联播 >

长治市政协的光荣历程

2019-09-12 08:13 红色山西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我们长治市政协在祖国的怀抱里走出了自己的光荣历程。我作为一名在上党地区战斗、工作和生活了80年,又在长治市政协主席的岗位上工作了最后一站的老共产党员,对市政协自然有割舍不去的情感,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特撰此文,以为贺。

 

市政协的光荣历程

□长治市政协原主席 / 郭贵琳

95岁时的郭贵琳

见证长治解放,左起第二位是郭贵琳

 

       一、缘起和成长

 

       我于1942年1月抗大毕业后,即奉党的指示,在长治一带战斗和工作。1945年10月长治解放后,我随八路军工作团进驻长治,1948年参加市委常委班子,先后担任市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潞安矿务局党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等,1964年任市委副书记。这期间,见证了市政协的缘起和成长的过程。
       市政协的前身是长治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当时,各代会如同全国政协一样,代行着权力机关的职能。自1949年10月至1953年11月举行了十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生产计划、互助合作、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重大问题。各代会共通过了几十项决议、决定、公约等重要文件,代表人民积极推动了长治的各项工作。如根据各代会的决定,查处了“三合兴”的王忠瑞等6人行贿、偷漏税、盗窃国家资产11亿元(旧币)的大案,还直接推动了党政机关的“三反”“五反”运动;应各界代表要求,严惩了特务分子、镇压反革命血债分子、反动会道首等26人;全市人民踊跃响应各代会的号召,捐献了16.39亿元,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的目标;同时,长治也连年完成了各项生产建设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在中共长治市委的直接领导下,1955年3月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治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由此开启了市政协在市委领导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新历程。至1965年10月,市政协共举行了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专门会议数百次。
        这一时期市政协的工作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市委领导有力。政协主席都由当时的市委书记兼任,兼任第一届至第四届市政协主席的是魏庶民同志,兼任第五届政协主席的是王景生同志。同时,政协副主席和常委中也有一些市级党政负责同志。二是代表性广泛。政协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中非党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占了多数,政协委员从最初的18个界别,到最多的24个界别,汇聚了当时长治市各方面、各层次的代表人士。市政协通过组织学习,自我教育等方式,帮助这些委员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与素质,并把更多的各界人士团结在党的领导之下建设社会主义。三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议题重大、不走过场。比如市人大代表候选人,市人委(即市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院长候选人名单,市级生产发展计划和重要政策措施,都要先提交政协协商,有的还反复协商,有时市人委还与市政协联合召开会议,也请市政协派员列席市人委会议,这就增强了政治协商的时效,保证了民主监督的质量。四是开始了文史资料的抢救工作。1962年4月至1965年10月,共收集各类文史资料52篇,是市政协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
遗憾的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逐渐发展起来的市政协工作停止了13年之久。

 

        二、恢复和发展

 

        我于1971年重新担任市委副书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中央和省委安排,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市政协于1979年开始复会筹备工作,并在当年12月召开了政协长治市五届二次全体会议。补选时任市委书记陈杰同志兼任政协主席,还补选了副主席和部分常务委员。市政协复会以来,在加强学习、落实政策、视察调研、对台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切实努力。
       1983年1月,市政协举行了第六届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组织推荐,经过全会选举,我担任了第六届市政协主席,在这个岗位上经历了工作的最后一程。到1987年5月换届,六届政协共举行了4次全体会议,24次常委会议,38次主席会议。
 
       总体来说,六届政协在四年半的时间里,大致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夯实政协事业的思想基础。
       六届一次会议之后,市政协面临着遗留问题多,认识歧见多的情况。包括市政协102名委员在内的市域各级政协共834名委员中,有110名委员提出了299个问题需要落实。这些问题多是文革遗留下来的,也有一些其他的历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知识分子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原工商业者政策、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港澳台三胞三属政策、错划右派政策等。这些政策不落实,提出问题的政协委员就会对党的政策有疑虑,对履行政协委员职能不安心;而全面落实政协委员政策和各项统战政策,情况十分复杂,难度确实很大。因此,我亲自抓了这项工作,并明确由于太成副秘书长具体分管,三名工作人员专责此事。经过四年半的努力,97名政协委员的274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达到问题总数的87.39%。尚未落实的25个问题,也都弄清了原委,明晰了思路。这就使得提出问题的委员思想上放下了包袱,政治上得到了安慰,经济上得到了补偿,生活上得到了照顾。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真诚,人民政协的尽责与温暖,从而激发出他们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高度自觉,焕发出政治生机和工作热忱,尽职尽责地做好政协委员的工作。
所谓认识歧见多,则主要存在于部分驻会同志和机关工作人员当中。主要是觉得政协地位不高,工作不重要,既没有人代会实行前各代会代行的地方权力,也不像文革前人大以市人委(即市政府)作为常设机构时协商监督内容的重要,因此缺乏荣誉感和责任感。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是,自觉学习和教育引导。为此,我们狠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和政协章程的学习;同时,政协又时时接受市委委托办理或委员提出的重要事项;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广泛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这样,就基本克服了政协无所作为的思想,把政协办成委员之家,把新时期政协工作做成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第二,建设队伍、制定规范、夯实政协事业的组织基础。
任何事业都要靠人来做,这就要搞好队伍建设。政协队伍建设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委员队伍建设,二是工作人员队伍建设。97名政协委员提出的274个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响应党中央“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的决心与信心,增强了履职尽责的自觉性。他们积极参加全委会、常委会、学习会、座谈会、参与各种视察调研,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政协协商,民主监督的氛围空前高涨。
       一至五届市政协在当时的条件下,机关工作人员较少,除去办公室外,没有其他专门工作机构。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对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六届市政协除秘书长外,还设了两名副秘书长;除办公室外,还专门设立了提案办公室、学委会工作组办公室、文史资料办公室。七位副主席中,驻会副主席有3位,还有1位驻会政协常务委员,机关工作人员达到30人左右。这些同志在学习政协章程和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很快便焕发了很高的工作热情,积极为政协委员服务,为政协事业工作。
       为了使委员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所遵循,从而提高工作实效,我们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工作规范。如对政协例会和学习会议的具体规定,对视察调研工作的规定,市政协各内设机构的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等。广大委员和工作人员按照这些规定和办法,履职尽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当时的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六届         政协慎终如始地执行了这个规定。
       六届政协履职期间,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决策,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措施,财政预算等经济建设和改革问题;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治理措施,科教文卫改革方案,法治建设的重要措施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对对外开放和外引内联方面的重要问题;对集资、物价调整、落实政策、城镇重要文体设施修建与命名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以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政治协商。
       为了使委员们的政治协商有扎实平台,六届市政协履职期间,除例会之外,另举行各种会议138次,组织专题调研28次,组织视察活动34次。在这些活动中,委员们积极建言资政,连同四年半来收到的282件提案在内,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这些意见和建议多数被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采纳,有些还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决策意见实施。如对文化教育系统清除精神污染的建议;对身居煤海也要注意节约用煤的建议;克服检查工作时的形式主义,建立领导干部私访制的建议;保证正常供电和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议;关于加强录音、录像和出版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强城镇管理,建设文明城镇的建议;关于城市私人房产管理问题的调查与建议等。这些意见与建议的落实,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六届三次会议实行委员提案“三不限制”以后,我们对提案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使委员们提案一年四季“常流水、不断线”,这也标志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开始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第四,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开启市政协文史资料结辑刊行的先河。
       由周恩来总理1959年主导开创的政协文史资料事业,以其厚重的底蕴、严谨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使爱国统一战线的文史资料以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大放异彩。市政协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始于1962年。三、四、五届政协期间,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还是零散的,六届政协开始了文史资料的结辑刊行。
     那是在1984年,我们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安排,积极寻找抗日将领,原国民革命军第98军军长武士敏将军的遗骸。经三到沁水、四赴北京,多方走访和调查,终于在长治市西南城墙脚下找到了武将军的遗骸。为此,山西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我市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建墓立碑;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专门撰写了怀念文章;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派出领导同志来长治出席安葬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森浩致了悼词。我们办这样一件实事,就是要向世人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管是谁,只要对国家民族做过好事,人民就不会忘记他,共产党就不会忘记他。我们这种做法受到了海内外众多爱国人士的赞赏。
        为了扩大对抗日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的宣传和影响,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汇编出版了武士敏将军资料专辑,这就成为《长治市文史资料》的第一辑。《人民政协报》还对这一专辑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报道。
        以武士敏将军资料专辑为起点,通过广征博采,市政协又编辑出版以抗战史料为主的《长治文史资料》第二辑,以义和团运动在潞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辑。六届政协将换届时,第四、五辑文史资料也已校勘就绪,准备付梓。
        这些由亲历、亲见、亲闻的人们叙述和撰写的我们长治市从“戊戌变法”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已经并还在发挥着鉴往知来的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
六届政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省政协召开的会议上作过专题交流,还在全国政协召开的地方政协座谈会上作了书面发言。

 

        三、成熟与辉煌

 

        1987年5月换届之后,我离休了。但还担任了一、二届市政协老委员联谊会会长,三、四届老委员联谊会名誉会长,时间长达20年之久。
从七届至十三届,以谢拴贵、戴海水、常福江、王云亭、许霞同志为主席的市政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一届比一届干得更好。
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机构设置日趋合理完善。民主团结的旗帜举得更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显著。政协的工作更加规范,政协的作用更加凸显,委员提案、建议案和社情民意数量愈来愈多、水平愈来愈高。文史资料征集刊行的种类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高,还连续出版了政协年鉴与逢十年的记述。总之,市政协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分寸把握得越来越好,人民政协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实现越来越好。
       现在,第十三届市政协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长治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自己“人才库”“智囊团”的独特优势,为在上党革命老区实现党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努力工作。我坚定地相信,市政协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山西老区开发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