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经典 > 人物 >

“寻碉人”小店区老促会理事吴根东献礼太原解放70周年

2019-04-05 17:02 太原日报

“寻碉人”小店区老促会理事吴根东献礼太原解放70周年

松树坡梅花碉吴根东摄

       70年前的太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碉堡城''。阎锡山苦心''经营''多年,在太原周边,用5600余座大小碉堡织就著名的''百里圈''防御体系。

       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历时半年胜利结束,阎军的防御工事多被炮火摧毁。

       沧海桑田,光阴荏苒。和平的阳光下,这些残存的明碉暗堡,犹如一个个历史疮痏,静卧断垣荒草,等待着后来人探寻。

       5年前,这个人来了。他叫吴根东,太原解放70周年之际,他的著作《解密239座太原碉堡的历史档案》出版,引发人们关注。

        一个人的行走

     “玄奘西行,还有三个徒弟相随,我这一路走来,始终是个独行僧!”2013年冬,54岁的吴根东偶然看到一部讲述解放太原的纪录片。片中展现的“碉堡城”,让他既震撼又难过:当年就是阎锡山主持修建的这些碉堡,让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牺牲!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碉堡还在吗?吴根东的心头涌上疑问。

     “当时也没想过会遇到啥困难,只想着找碉堡这件事,做比不做好,早做比晚做好,而且,现在动手可能都有些晚了!”

       吴根东把寻找的第一站,放在自己常带孙子玩耍的太原动物园。“每次路过享堂,都会看到一座造型奇特、无比坚固的大碉堡,虽然好奇,却从未接近过它!”

      从卧虎山下的这座梅花碉开始,吴根东的寻碉之旅再也没有停步。为了找到那些隐蔽在山间,埋没于荒草,或破败,或完整的碉堡,他想尽了各种方法。每每听说碉堡的消息,就有了立刻去看看的冲动。

     “也许这是我和那个年代的缘分,它让我着迷,停不下来!”吴根东说。

     “不放弃是对的!”

      在山里行走,怕迷路,怕手机没信号,怕车坏在半道,怕遇上野兽和其他危险。在山里走上一整天,都未必能遇上一个人。孤独无助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吴根东都有些后怕。

      期间,他两次在山上与野猪遭遇,幸好每次都擦肩而过,有惊无险。一次,不小心扎破了车胎,万幸车上装着备胎,手忙脚乱换好后,回到山下已是深夜。还有一次,为了找一座碉堡,他独自深入东山腹地,爬上山顶往下看时,不慎从十几米高的坡上滑落下去。“幸亏当时没人看到!否则灰头土脸的,可真狼狈!”吴根东腼腆地说。

上大垴山寻找碉堡时,一人多高的荒草间,新坟旧墓间杂其中,山上岔道极多,眼瞅着日落西山,山风带着寒意吹来,头皮阵阵发凉。这时才碰上一位热情的老乡,主动将他带到一截残碉前。

      放羊老汉、釆药师傳、巡山队员、护林员……吴根东说,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有了他们的帮助,寻找变得相对轻松。但很多时候,他需要忍耐孤独和恐惧,用一定能找到的信心,为自己打气加油。

     “做一件事,只要喜欢就不觉得累!每次听人说‘不知道’时,我都不会轻易放弃,而事实证明,不放弃才是对的!”这些年,每找到一座碉堡,吴根东便会对下一个目标萌生希望。

      一次发现,兴奋了一个月

      梳理找到的碉堡,吴根东发现,这些城防工事有的选址很偏僻,如今荆棘丛生,已无路可走;有的修得很隐蔽,连当地人也不易找到;有的已被毒蛇和黄蜂“攻占”,只能远看而不能近观;还有的地处采空区,山石坠落、塌方随时可能发生……

      为了拍到好的碉堡照片,“摄影迷”吴根东多番尝试,把出门时间选在早上9时前和下午4时后,“那时候光线最柔和,拍照好!”每次,来到碉堡近前,他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为它留影。2015年5月17日,是个令吴根东难忘的日子。那天,他第六次来卧虎山,翻过沟坎,爬过山梁,在一个山头上终于找到了此前遍寻不着的战壕和碉堡遗迹。再找,又发现两处!选好角度,摁下快门!寻获的喜悦让他足足兴奋了一个多月。3月20日一早,记者跟吴根东冒雨来到位于太原解放纪念馆东侧的庙碉。停好车,顾不上拿伞,他就急匆匆往坡上走去,记者一路小跑才能跟上。

     “有段日子没见它,还真有点儿想!你瞧,碉顶就有两米厚,最后一次解放军用750斤炸药才炸出个缺口……”沿陡直的劈坡边沿走上一圈,吴根东轻轻抚摸冰冷的砖石、凹陷的弹坑,神情分外肃穆。

      西岗村,是截至目前他发现的我市拥有碉堡最多的村落。从村委会得知,村外荒坡高地上还有几座没有记录在档的土碉时,他开心极了,“瞅个好天气,咱们再来一趟。”

      明碉暗堡,开口“说话”

      每一座碉堡,都有一段属于它的战斗故事。

      为了让后人全面了解碉堡背后的故事,吴根东翻阅史料、查找档案,用影像记录的同时,也用文字为它们做出新的注解。这些年来,他搜集的各种史料堆满了家中书柜,整墙书柜还不够,又“征用”了老伴的衣柜。他从自己的资料库中查寻线索,再把搜寻见闻、现场感受和碉堡生态记录下来,为每座碉堡附上一段“寻找小记”,使它们不那么冰冷抽象。

       牛驼寨庙碉,他写下,这是山西万座碉堡的“大王”,原以为就在太原解放纪念馆附近,其实远在两公里之外的一个山头上。当时,它编号为4号,是整个牛驼寨集团防御工程的指挥碉。从残破的豁口进入内部,空旷沉寂,只有地上残存的碎石和透着光亮的射击口,还在诉说着当年战况的惨烈……

      在风格梁六角砖碉,他追记:太原东北的风格梁和东南的石咀子是整个太原防御体系的两只“眼睛”,不到这里,体会不到这是两只“又明又亮的眼睛”……

     “从已经找到的碉堡看,目前太原旧城内仅有龙潭公园西北角处一座遗存,其余的大部分集中在城外东面、北面和西面山上。我想找到与它们相关的每一次战斗档案,让人们看到有血肉筋骨的碉堡,了解解放太原的不易,要做的还很多!”吴根东眯缝起双眼,目光瞅向远方,仿佛又回到了独自站在碉堡前沉思的那刻。

      保护仍是进行时

      吴根东为“碉堡”寻踪建档的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在着手保护遗留的碉堡遗迹,不少见证历史的战争文物,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省军区率先在杨家峪松树坡梅花碉前,竖碑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太钢集团厂区内遗存的梅花碉,被列为“太原市历史建筑”加以保护;2014年,太原市爱国主义教育领导组将庙碉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我市公布的成果里,一批日军和阎军修建的碉堡赫然在列。尖草坪区兰岗蘑菇碉、西山支线3号铁路桥头碉、马头水乡上水峪村三角碉;小店区五龙沟人字碉、黑驼大方碉;迎泽区白龙庙筒碉;杏花岭区享堂新村梅花碉;万柏林区西山碉堡群;晋源区蒙山寨碉堡群等,都作为文物登记在册。2014年,尖草坪区文物旅游局组织修复了二龙山上三座碉堡和一处地下暗道,是我市首次修复碉堡、暗道等战争遗址。

       倾听历史的声音

       知道吴根东寻找碉堡的人不多,但是熟悉他的人问起来,第一句话总是“咋想的?要去找那些玩意儿?”

       其实,把碉堡作为文物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南京市比我市还早。200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作为项目带头人,普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碉堡是他们的对象之一。南京还有位80后“碉堡哥”,名叫孙军,4个多月在南京城内外找到了百余座碉堡。此前,我市也有位叫刘化山的老人,扛着相机寻找碉堡遗迹,并把它们带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不过,能找到200多座碉堡,并把它们归档整理出版,60岁的吴根东是全省第一人。

      吴根东从未想过要当“第一人”,起初他只是要回答自己心中的一个疑问。但随着寻访的深入,他越来越放不下。时常,伫立在这些残破的碉堡前,他仿佛回到了70年前的太原城下,硝烟战火中,子弹呼啸而过,战士的冲杀声、隆隆的炮声如在耳边。当一切复归平静,微风拂过,静静的群山间虫鸣鸟唱,风掠过草地,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本报记者 裴怡 徐建光

       实习生 于健 文/摄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