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经典 > 故事 >

黄土地的红色传承

2019-09-22 09:11 红色山西网
黄土地的红色传承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的东岸、太行山西部的黄土高坡。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我家祖祖辈辈在这里春耕秋收、繁衍生息。我的家族奉循“精忠报国”思想和“诚信、博爱、笃行”的祖训。家乡山西,是植根中华文明的沃壤、是传承革命精神的热土。
       1924年5月,高君宇组建了中共太原支部,山西有了党的组织;毛主席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山西播撒下革命火种;14年抗战中,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争取民族独立、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人民新中国的斗争中,我的亲人先辈牺牲了两位。他们与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一样,早年立志、拯救中华,转战黄河长城、挥戈三晋大地,长眠在了对敌斗争的前沿上。
       我奶奶的父亲,叫王书太,他生前是乡村的小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击日寇法西斯暴行、粉碎敌人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王书太以自己的学生为主体组织起了儿童团,并自任儿童团长。他与村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们一起,发动和组织群众英勇抗击日寇、支援八路军。
      1940年3月的一个深夜,王书太和村长、村农救会、青救会主任等正聚在一起开会,策划下一步如何袭击日本侵略者。突然,几道手电光射到了窗户的纸上,接着听到日本鬼子“哇啦哇啦”的叫唤声,敌人已经将他们包围了。原来,潜伏在村里的汉奸,探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向附近的鬼子告了密。两百多个鬼子和伪军,摸黑向王进村包抄过来。这时,听到院里伪军的喊声:“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只要投降了皇军,皇军大大的有赏!”“如果不出来投降,你们一个也活不了”。村干部们决定突围出去, “哗啦”一声,王书太拉开门子,村干部们边对准敌群扔手榴弹,边趁爆炸的烟雾往外冲。然而,由于力量悬殊,突围失败,王书太和村干部都被敌人抓获,被日本鬼子连夜押送到忻州监狱。
       3月27日临刑,弥漫长空的乌云遮住了青天。王书太刑场当战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控诉日本法西斯“践踏我国土、屠戮我人民”的滔天罪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暴跳如雷、气急败坏,端起刺刀对准王书太连捅数刀,还不解恨,又将王书太的遗体扔进了忻县(现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北郊的枯井内,并扬言不准家人拉回入殓掩埋。与王书太同时遇难的还有,村长郭根保、农救会主任王彦山等。由于山河破碎、战乱频繁、风雨沧桑、岁月无情。故王书太等英烈尸骨无还。
       然而,王书太等在人民心中却牢牢矗立起了高耸入云的丰碑。1951年,政务院内务部颁发了“光荣纪念证”,授予我的太姥爷王书太等“革命烈士”称号。
       我奶奶的大哥,叫王伯唐,名继尧,字伯唐。1934年4月,王伯唐受党中央派遣,任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的书记。由于叛徒出卖,1935年10月,王伯唐不幸被捕,被关押进了国民党太原陆军监狱。
       关押期间,王伯唐铁骨铮铮、宁死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负责人王伯唐同志
        1935年11月10日,王伯唐壮烈牺牲于狱中,时年34岁。
        中共地下党排除重重困难,将王伯唐的遗骨运回家乡,葬于定襄王进村西南方的王家祖坟。
       1963年1月16日,国家追认王伯唐为革命烈士,被列入《英名录》。
       1966年4月5日, 人民政府为我的老舅舅王伯唐坟前立碑,碑文简述了王伯唐的生平。
       巍巍太行吕梁山、滚滚汾水滹沱河。山西人民为养育这样的儿女骄傲、子孙后代为承接如此的先辈自豪!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解放伊始,我们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特殊钢事业,几乎空白。1950年,国家决定在太钢建设以冶炼和锻造特殊钢为主的电炉炼钢部,这是将太钢向国家特殊钢企业推进的第一步,也是扭转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殊钢材严重短缺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1951年,我父亲刘丕绩大学毕业,怀揣建设工业强国的追求与梦想,被分配到太钢电炉炼钢部,从实习技术员做起,继而任电炉炼钢部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赶上了创业的火红年代,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以下是我父亲生前对那段难忘岁月的回忆与讲述:
       “1952年,太钢电炉炼钢部建成两座3吨电炉,9月炼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创举、标志着我国不锈钢生产零的突破。工人们用其精心制作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小宝塔,送给毛主席,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受到了嘉奖。
       1956年,国家‘一五’计划初见端倪,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国家建设进入解放初的黄金时期。
       1956年5月6日,是星期日,这天早晨,晴空万里,喜鹊‘喳喳喳喳’登上高枝,唱起了欢乐的歌。这是民间吉祥的象征,喻示‘节节向上、喜事盈门’。我一边赶往厂里值班,一边思衬:‘今天是个好兆头。’
       让人意外惊喜的是,下午4时许,敬爱的周总理在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太钢电炉车间。周总理身穿深蓝色中山装,轻车简从,身边没有前呼后拥的记者和官员,以至于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
        ‘周总理来了!’
        工人们兴高采烈、鼓掌欢迎、奔走相告,车间沸腾起来了!我赶忙迎上前去,激动地连声向周总理问好!
        周总理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微笑着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亲切交谈。
        周总理问我:‘工作几年了?学什么专业的?’当听到我介绍自己是解放前考入国立唐山交大冶金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时,总理很高兴。周总理勉励我:‘现在国家缺钢材,更缺精通炼钢的人才。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总理健步来到三号电炉前。此时炉前正忙着供应电炉原料,工人们用双手把笨重的废钢锭子装入炉内,人人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周总理看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他习惯性地慢慢把双臂叉在腰间,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工人们,炉口不时噴射出滚滚浓烈的火焰。工人们考虑 到总理的安全,示意请总理离得电炉远一些,总理亲切地向工人们摆了摆手,他在默默体察工人们的疾苦。
        片刻后,周总理对陪同视察的同志们说:‘高温、高烟尘恶劣环境和高强度体力劳动支出等,对炉前工人健康构成了危害。我们要搞好工人的劳动保护,党领导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使工人在政治上翻身解放,也一定能够排除万难,把工人从原始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当周总理看到宽阔高大的厂房里只有四座小电炉时,就征询我们的意见:‘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增加钢产量,减少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当得到‘可以借鉴苏联的经验,改人工装料为机械化炉顶装料、通过扩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回答后,周总理马上详细询问扩容的资金、改造需要的时间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总理嘱咐身边的太钢领导,要及早研究、纳入计划、组织实施。
       不久,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太钢组成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科技攻关小组,通过连年的电炉大修改造,将分别是两台3吨和两台8吨容量的小电炉,全部改为容量为18吨、炉顶机械化装料的大电炉。结果钢产量增长一倍,生产力获得一定的解放,体力上减轻了工人同志们的劳动负担。
       周总理走出电弧轰鸣的电炉车间,在路边停了下来,这时谈话也能听清楚了。
       总理从汇报中得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电炉正在进行氧气炼钢新技术试验,但因氧气是由附近山西化学厂供给,价格昂贵。总理当即指示陶鲁笳书记,要全力支持氧气炼钢,尽快解决价格问题。
       国事繁忙、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与同志们进行了近半个小时谈话,内容涉及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个人的学习进步与特殊钢前景诸多方面。
       敬爱的周总理高瞻远瞩、思维缜密、记忆超群。同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我感觉到,周总理就好像自己熟悉的老领导,可以敞开心扉向敬爱的周总理汇报思想和工作。
       1958年2月26日,一场瑞雪刚刚过去,伴着和煦的春风,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来电炉炼钢车间视察。少奇同志身材魁伟、穿黑色呢子大衣,围着一条格格围巾。刘少奇同志一边微笑着向工人们招手致意、一边在省、市和太钢领导陪同下走进电炉车间。少奇同志首先来到四号炉前与工人们交谈起来, 当少奇同志看到四号炉前标有‘青年炉’字样时问大伙:‘这座电炉为什么叫青年炉’?‘因为这个炉子上干活的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人。’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回答。‘又因为这个炉子是太钢通过几次改造后的电炉,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炉子,我们厂试验新品种特殊钢常用这个炉子。’另一个小伙子补充回答。少奇同志听到工人们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少奇同志勉励大伙:‘你们年轻人精力充沛、脑子灵活,正如毛主席所讲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你们要努力钻研炼钢技术,把这座青年炉用好、维护好,为国家多炼钢、炼好钢。我们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
       太钢党委书记李晓林同志把我介绍给了少奇同志。
      我首先向刘委员长问好。然后汇报说:‘电炉车间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设计、制造和建成的生产特殊钢的车间。我们现在已采用了氧气炼钢和真空处理新技术,炼成了鉻镍不锈钢和新中国第一炉硅钢。虽然冶炼硅钢合格率还很低, 目前只有10%左右, 但国家需要硅钢,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组织攻关,完成国家任务!’
       少奇同志称赞说:‘好! 我们就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满足国家建设需求,要结合我国丰富的资源特点,创造中国的特殊钢系统。’少奇同志勉励我向工人群众学习,深入实际参加操作, 掌握第一手资料。少奇同志说:‘只有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发挥作用。’
少奇同志走到炉火熊熊的二号电炉前,我把正在干活、被炉火熏烤的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的青年炼钢炉长郭勇同志叫到少奇同志面前,郭勇同志赶忙上前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住少奇同志的手,代表全组工友连声问刘委员长好!少奇同志问郭勇同志:‘你多大年龄?’‘三十一岁’‘几级工?’‘七级工’‘要虚心学习。你炼的钢越多、质量越好,对国家贡献越大,国家给你的待遇也会越好。

刘少奇同志与郭勇同志握手 中为刘丕绩同志
        国家高级领导人和普通工人谈笑风生、亲如一家,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摄影记者立即抢拍了这个镜头,我也幸福地与少奇同志一起被摄入镜头。
        1959年9月27日,建国十周年前夕,秋高气爽、菊谷飘香,举国处处洋溢着喜迎节日的气氛。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在上级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电炉车间视察。他身材敦实、宽宽的面额、红红的脸庞,这位曾经指挥人民军队和劳苦大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总司令,虽然年过七旬、戎马倥偬,却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他老人家风尘仆仆,不顾旅途颠簸劳顿,径直向车间走来。

 

工程技术人员向朱德同志汇报太钢产品情况
       朱德同志知道太原有许多军工厂,需要军工钢,十分关心太钢的军工生产。我向朱德同志汇报说:‘太钢的平炉能炼炮弹钢、子弹钢,电炉能炼制造大炮用的鉻镍钼合金结构钢,炮钢由我们铸成八角形大钢锭,送太原重型机械厂水压机锻造成毛坯,再由山西机床厂造成大炮,三厂联合制造已经成功。电机用低硅钢、变压器用高硅钢填补了国内空白,太钢成了我国硅钢生产的发源地。工业纯铁的试制成功,适应了国防建设的需求。’朱德同志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要坚持质量第一、军工第一的方针。质量问题不只是钱的问题,而且是血的问题!’
太钢贯彻朱德同志提出的‘质量第一、军工第一’的方针,在国防尖端和高科技领域,太钢特殊钢材赢得赞誉、广为采用。太钢成为全国弹用钢、电子通讯和电器用钢、舰艇用钢以及航空航天用钢的重要生产基地。
       195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视察太钢。上午9时许,陈毅同志来到太钢电炉车间,他身穿黄夹克上衣、淡绿色裤子,外披深蓝色风衣,戴着墨镜,显得十分稳健洒脱、英姿勃勃。          陈毅同志与大家边走边谈,他既观察目前生产管理,又探讨太钢未来的发展。陈毅同志意味深长地说‘要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国家军工钢需求,为国防建设多做贡献。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建设起强大的国防。国家强大了,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就挺得硬直!‘
‘当!当!当!’宏亮的出钢钟声响了,陈毅同志戴上护目墨色眼镜,登上电炉平台,观看出钢的盛况。这时,钢水奔腾,钢花飞舞,将电炉车间映得通红。”

刘丕绩同志向陈毅同志汇报电炉生产情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太钢人,接力传承、艰苦创业、投身改革、砥砺前行,为振兴我国特殊钢高科技新型材料事业,挥洒汗水、贡献出了智慧、热血、青春和毕生。
       我幼时常听奶奶讲先烈的故事、常听父亲重温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太钢的谆谆教诲。我从小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熏染、耳闻目睹了当年创业者们对初心的坚守、对工作的执着、对祖国的忠诚。到太钢参加工作后,我把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化作动力,勤奋努力、爱岗敬业。多次荣获太钢集团公司“献良策、比贡献先进个人”、“提合理化建议积极分子”和“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在太钢主体设备检修和环保改造中,屡次立功受奖。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6月的太原,风和日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到处是一派盎然生机。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太钢,来到太钢下属子公司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总书记兴致勃勃观看了碳纤维的视频介绍、现场视察了碳纤维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应用情况。在蒸汽牵伸炉、高温碳化炉等处,习近平同志驻足观看,详细询问了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
       习近平同志视察太钢子公司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一定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习近平同志与干部职工亲切交谈,他勉励我们要不断创新,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做出更大贡献。
习总书记的亲临视察,为我们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精品企业、造福山西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今天,我们满怀豪情迎来新中国70华诞。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视察太钢的重要指示,绝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中央的重托,继承发扬我党我军和家乡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打造一个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山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攀新的高峰、再铸新的辉煌!(太钢   刘建兵 )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