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经典 > 故事 >

血战东哄哄

2019-10-12 10:07 红色山西网

血战东哄哄

□阳城县老促会 / 梁廷龙整理

 

图为将军之后王新亭儿子(中)、儿媳(右)、刘忠女儿(左),在东哄哄太岳支队十三无名烈士纪念碑前留影。

 

1941年5月,日军发动中条战役,与八路军划界驻防的国民党军败退黄河以南,中条区落入敌手。我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果断决定,八路军129师386旅和太岳区抽调3个团组建太岳南进支队,进击晋豫边,重新开辟中条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南下中条视察指导,日军集结重兵对中条山腹心地区发动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妄图寻歼邓小平及晋豫区首脑机关。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和太岳南进支队(司令员王新亭),积极应战日军的“斩首”计划,开展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与日寇十数次激战,其中最惨烈的一次就是“东哄哄血战”,从而保证了邓政委毫发无损,胜利完成任务,踏上了回归八路军总部的旅程。
1942年5月初,邓小平率领晋豫区党委机关和随行部队,转战阳城二十多天。其间于5月13日在枪杆村召开重要军事会议,调整充实了豫晋联防区军事干部(宣布将太岳南进支队改建为豫晋联防区)。5月26日进至上河村,又召开了由20多个县400多人参加的中条区高级军政干部会议,即“上河会议”。
28日下午,会议刚接近尾声,突然传来军情急报,日军采用“铁壁合围”战术,从阳城、沁水、翼城、绛县、垣曲、济源等六路对上河发起进攻,来势凶猛。驻阳之日军先头部队已从东进至距上河15华里的董封镇,企图将邓小平和晋豫区党政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一网打尽。邓政委当机立断,命令机关及随行部队突围转移,向阳城西南深山煤坪、松树庙山林疏散隐蔽,部队则冒雨夜行向历山的东、西川开进,以诱敌西追。当部队到达东川稍事停留之时,西川方向之敌突然向东川地区猛扑过来。邓政委根据晋豫联防区刘忠司令员和王新亭主任(刚调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的敌情报告,果断拍板:“迎着南路之敌,出其不意,穿空插隙,向垣曲突围”。据此,刘忠司令员命令作战参谋薛右钧和红二连连长张士德率两个排作为前卫,一个排作为后卫,将领导机关掩护于中间,沿着山川河道潜行。此时,首长们的坐骑和驮行机关行李的骡马,由司令部管理科长刘文震带领进入密林,伺机向外转移。邓政委和其他首长及机关人员在红二连的掩护下,徒步穿越大森林,向阳城柴李圪塔方向转移。此地,树密林深,荆棘丛生,悬崖峭壁,叶湿路滑,藤蔓缠绕,人烟稀少。邓政委与大家同甘共苦,放弃坐骑,不要工作人员搀扶,徒步行进在山水沟岔之间。经过艰苦跋涉,于5月29日上午来到阳城与垣曲毗邻地区的东哄哄村,在此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东哄哄地区,地处中条大山顶峰,山势雄险,百仞摩天,森林茂密,沟深路绝。当薛右钧与张士德率领前卫部队掩护首脑机关转至东哄哄东北匣沟时,一股日军尾随而来,并架起机枪疯狂扫射。“狭路相逢,勇者胜”。薛右钧率领两个前卫排冲在最前边,并凭借山势,猛压敌人的火力,掩护首脑机关顺着深沟边打边撤。张士德则率领后卫排在后匣沟坡岭与日军拼死血战,据险抗敌。此时,弹丸之地的后匣沟枪炮声震得山鸣谷荡,我军战士顽强拼杀。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扔手榴弹,手榴弹也用光了,战士们就冲向敌人拼刺刀。一把把刺刀拼得血红血红,最后用石头、枪身与日军拼在一起。经过一场血战,打死打伤敌人30多人,终使邓政委和我军首脑机关安全转移。而我军13名战士在与敌白刃血战中壮烈牺牲,长眠于阳城这方光荣的土地上。
这次战斗使日军追剿邓政委和晋豫区首脑机关的阴谋再次破产。邓政委从容不迫,继续指挥部队冲过敌人封锁线,率部越过李家河,爬上十里坡,进入锯齿山深山密林之中。随后,由红二连护送,与王新亭一起返回岳南386旅旅部。
       邓小平政委中条之行后,晋豫区抗日斗争形势风起云涌,烽火连天,根据地恢复重建,急速扩张,由点到面,连成一片。广大地区开展了“减租减息”双减运动,八路军及地方武装粮食供应得到保证,战斗力异常高涨,打破了日军“冲破中条,进军中原”的行动计划,晋豫区抗日根据地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于中条山东部,牵制、抗击着日军的相当兵力,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山西老区开发》编发)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