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调研 >

闻喜县革命老区村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09-22 09:20 红色山西网
闻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关于重点革命老区村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西省老促会、运城市老促会:
       根据晋老促发【2019】5号文件精神和市老促会安排部署,经县上主要领导同意,县老促会抽调由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于8月初至9月上旬在史炳仁会长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形式,对全县38个五类重点老区村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调研,有选择的重点调研了郭家庄、河底、神柏、石门等乡镇的15个村,先后填写情况调查表39份,召开座谈会10次,接触干部群众百余人,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闻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县,“汉武刘彻赐名闻喜”至今已经2130年,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扶贫巩固县,全县辖7镇6乡343个行政村,41万人口,国土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两战”期间,曾是晋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太岳区的一部分,1927年5月成立了中共闻喜县支部,1933年10月中共闻喜县委成立。中共条西地委和闻喜牺盟县政府、抗日民主县政府曾长期驻扎在中条山腹地的石门乡横榆一带;太岳三地委、三专署、太岳军区三分区和稷麓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曾长期驻扎在稷王山下的柏林、陈家庄、下丁一带;绛南县政府也曾驻扎于礼元镇北村;垣南县政府一度也曾驻扎石门乡横榆一带。先后涌现出柴泽民、贾启允、金长庚等一大批著名人物和孙兴华、剡希何等烈士934名。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发生惨案20余起,被杀害群众4054人,参与支前2万多人,支前物资担架2千余幅、马车千余辆、硝4.5万公斤、军鞋10万双、面粉2万余公斤、饲料8万多公斤。目前,已经认定的革命遗址21处,其中陈家庄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国家和省划定革命老区的标准,闻喜属于革命老区县,共有236个行政村被确定为老区村,占到全县343个行政村的68.8%,其中“五类老区村”38个,占老区村16.1%,占行政村1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近年来,得利于党中央、国务院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精准扶贫攻坚战,38个重点老区村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短板,居民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健康养老、群众文化、人居环境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据调查显示,38个五类老区村中90%以上的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元,最高的后宫乡后宫村达到9560元;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县形成了“南菜北药”,峨嵋岭经济林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种植、养殖、加工、务工收入比例更趋合理;年贫困发生率降至1.0%以下;通村公路便捷畅通、硬化田间机耕路已经起步;安全饮水提标升级;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率100%,高中入学率80%以上;85%的五类老区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厕所革命的受益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15个安置点已全部竣工,拆除、复垦工作稳步推进;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以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展较慢;互联网实现全覆盖、农产品电商服务还有待加强示范引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履行职责,帮扶工作扎实有效;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深受欢迎。调研中我们整体上感觉38个五类老区村正沿着中央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要求稳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虽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做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调研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持续增收难。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重点老区村大部分处于交通闭塞、山区或丘陵地区,部分村农业上并没有彻底改变靠天吃饭局面,农作物基本为小麦、玉米,零星种植部分经济作物,也有部分村大面积种植有中药材,但受市场变化收入不稳定;部分劳力在当地或外出务工收入相对高些,但也由于缺乏一技之长或受企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收入受限。2、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缺乏主动性。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为1千至几万不等,个别村甚至为零。且收入单一基本来自土地流转和光伏发电项目,村务正常运转仅靠转移支付维持;另外还有个别村在前些年“村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时中还不同程度欠有外账,包袱沉重,如石门乡横榆村尚欠外债100余万元。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不平衡。由于老区村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村相对较多,居住分散,相当部分村还不同程度存在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当然也存在部分道路、饮水工程年久失修或国家区域大型工程影响等问题。后元头支部书记李群虎说目前后元头、桃沟、大峪等村存在饮水难问题;调研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还是前几年撤并学校带来的后遗症,原柏林乡全乡有初中一所,小学12所,撤并学校后现在仅保留一处小学,适龄儿童投亲靠友等自行解决上学问题,一方面带来上学难问题,家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无形中也加重群众负担,有群众戏称为孩子上学出现“牛郎织女”现象;还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部分农民搬迁到城镇后缺乏劳动技能,不适应新的环境,没有收入门路,物业费,吃菜副食品费用加大,而承包地还在原籍,搬迁后原住房已拆除,宅基地复垦,没地方安身立脚,给生产生活耕作带来极大不便。4、缺乏产业支撑,乡村失去活力。目前绝大多数乡村经济以“散、弱、小”为主,规模种植水平较低,缺乏主导产业,不能有效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富裕劳动力背井离乡,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自然就演变成“空心村”。5、乡村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调查中大家对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效十分满意,安全感大大增加;但也了解到现在25—30岁男青年找对象难,高价彩礼15—10万,城内必须有房,有车,还需50余万,男方难以承受,造成光棍汉增多,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不安定因素;还有个别群众反映现在办事不方便,上级政策到基层缺乏实施细则,有一刀切现象,有些环保、土地使用大的政策规定和下面实际情况不对接,柏林村反映取缔小加油站,但不方便群众农用车、摩托加油,方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大量工作要做。6、对乡村振兴重大意义的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整体工作上各重点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对脱贫后乡村振兴心中无数,底子不清,缺乏长远规划和打算,更无具体措施。
        三、几点建议
       调研组经过与部分乡镇、支村委班子和群众座谈后一致认为,我县脱贫攻坚已进入巩固阶段,乡村振兴已提上日程,结合老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1、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激发内生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编制老区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把调整产业结构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鼓励乡村培育主导产业,利用国家支持专业合作社、农场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延长产业链,搞好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等等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如郭家庄镇七里坡片区的万亩山楂基地和河底镇后元头村的千亩扁桃种植园就很有示范引领作用。再如郭家庄镇陈家庄村干部群众弘扬老区精神把红色资源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带动乡村旅游也持续增加群众收入。2、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形成合力,多元投入,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和优质高效服务能力。如柏林村前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八达镁业,企业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与投入。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支村委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选好“领头雁”,提高其综合执政能力。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三是鼓励的进城务工村民返乡和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创新创业,培养我们自己的发展的生力军。同时,细化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如我县正在开展的“凤还巢”计划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裴社乡大泽村的电子产品加工企业和神柏乡下丁村民丁国辉返乡创业的蝴蝶养殖园等典型值得借鉴。4、加强对县老促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省老促会要想方设法帮助基层解决一些自身解决不了的工作困难,形成上下合力推动老促会和老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9年9月18日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